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教案设计.docx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教案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本节课主要围绕《故事新编》这一主题展开,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故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故事进行改编和创新。内容包括:分析故事情节、角色特点,学习故事新编的技巧,以及进行故事新编的实践。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过故事新编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
2.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在改编故事时发挥独特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不同风格的故事新编作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学习经典故事,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故事新编的构思方法,掌握如何将经典故事进行改编,使其更具时代特色和创新性。
②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使改编后的故事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教学难点,
①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鼓励他们跳出传统故事框架,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新。
②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故事内涵,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分析故事人物和情节,提升审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③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故事新编的能力,包括情节设计、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方面,确保作品具有完整性和连贯性。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教材,以便于课堂阅读和分析故事。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故事新编相关的经典故事图片、图表,以及改编后的故事视频片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或白板,用于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图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故事结构。
4.教学环境:布置教室,设置小组讨论区,为学生提供合作讨论的空间。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故事新编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有没有自己编过故事?”
展示一些经典故事片段,如《白雪公主》或《灰姑娘》的改编版本,让学生初步感受故事新编的魅力。
简短介绍故事新编的概念,即对原有故事进行创新性的改编,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故事新编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故事新编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技巧。
过程:
讲解故事新编的定义,强调其是对原有故事的重新构思和创作。
详细介绍故事新编的组成部分,包括情节、人物、主题等。
3.故事新编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故事新编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经典故事的新编案例,如《狼来了》的现代改编。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改编思路、创新点以及改编后的效果。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如何运用了故事新编的技巧,以及它们如何吸引读者。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经典故事进行新编。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故事的新编方案,包括新情节、新角色和新的主题。
每组派代表记录讨论要点,并准备向全班展示。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故事新编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他们的故事新编方案,包括故事梗概、角色介绍和改编亮点。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强调故事新编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故事新编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故事新编的概念、技巧和案例分析。
强调故事新编在培养创造力、想象力以及文学欣赏能力方面的作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自己改编一个经典故事,并写下改编的思路和心得。
7.课后拓展活动
目标: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索故事新编的可能性。
过程:
提供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如改编故事集,供学生参考。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文学创作活动,如故事新编比赛。
建议学生与家长分享他们的故事新编作品,增进家庭互动。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安徒生童话》改编版:学生可以阅读安徒生童话的改编版本,了解不同作者如何对经典故事进行新编。
-《西游记》现代版:《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现代版的《西游记》,了解经典故事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新解读。
-《童话新编》选集:这是一本专门收录了各种经典童话新编作品的书籍,适合学生课外阅读,学习不同风格的改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