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第1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001].docx
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第1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故事新编》。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夸张、对比、讽刺等手法,对经典故事进行改编,创作出新的故事。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单元内容与学生已学过的寓言、成语故事等密切相关,通过复习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新编的创作手法。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过故事新编的训练,学会运用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鼓励学生以独特的视角改编经典故事。
3.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认识到传统故事的文化内涵,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并运用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故事新编,能够创作出具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新故事。
②掌握故事新编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以及如何通过改编原有故事情节来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2.教学难点,
①如何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创作出新颖的故事。
②在故事新编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故事既有文学性又有趣味性。
③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并表达故事中的深层含义,使其在改编故事的同时,也能传达出一定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故事新编》习作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材内容进行创作。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故事图片、故事改编的示例视频,以及相关的修辞手法图表,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同时准备足够的书写材料,确保学生能够舒适地完成创作任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有没有自己创作过故事?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创作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新课导入
1.老师展示《故事新编》的教材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老师提问:什么是故事新编?它与原来的故事有什么不同?
3.学生思考,老师总结:故事新编是指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通过改编、创新,创作出新的故事。
三、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
1.老师讲解故事新编的基本步骤:
a.选择一个经典故事作为创作素材。
b.分析故事的主题、人物、情节等。
c.确定改编的方向,如夸张、对比、讽刺等。
d.创作新的故事情节,注意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和趣味性。
2.老师举例说明,如将《白雪公主》改编成现代版的童话故事。
四、分组讨论与创作
1.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经典故事进行改编。
2.学生讨论,确定改编的方向和创作思路。
3.学生分工合作,进行故事新编的创作。
五、展示与评价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故事新编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2.老师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改进。
六、课堂小结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
2.老师强调:创作故事新编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创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课后作业
1.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选择一个经典故事进行改编,创作一个有趣的故事。
2.学生将作品提交给老师,老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创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鼓励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课后作业的设计要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经典故事库:收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经典故事,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
-故事改编案例:整理国内外著名作家改编经典故事的作品,如鲁迅的《阿Q正传》改编自《水浒传》中的阿Q形象,分析其改编手法和创作特色。
-修辞手法资料:搜集关于夸张、对比、讽刺等修辞手法的详细介绍,包括定义、特点、运用示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些手法。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经典童话集,以及《伊索寓言》、《中国古代神话》等民间故事集,增加故事素材储备。
-组织故事创作比赛:定期举办故事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故事创作能力。
-创设故事创作环境:在课堂上设立故事创作角,提供故事创作素材和工具,如故事卡片、故事地图等,方便学生进行创作和分享。
-开展故事主题班会:组织学生以“故事新编”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分享各自创作的故事,交流创作心得。
-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