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课件第六章供应链管理.pptx
第六章
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六章结构框图企业物流物流系统企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物流物资企业物流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01用于生产性消费的产品,通过各种方式由产品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全部过程。它包括交换关系和实物流通过程。物资流通属于商品流通的范围,它是伴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生,继物物交换、简单商品流通之后发展壮大起来的。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02在工业企业内,物资流通是指物料、产品在空间上的占用、转移的总称。03我国物流学者王之泰对物流采取了如下的划分: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一般物流和特殊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物流
二战期间,围绕战争物资的供应,美军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用于战争。“后勤”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物流概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中最早提出“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概念,特指销售过程中的物流。010201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物流特点
企业物流物资流通过程中物资实体位置的转移,是实现物资使用价值的流通路线。包括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而一般的企业物流主要指工业企业物流,即从物资筹集、人库、发放、生产到成品出库、销售的全过程的物资的位置移动。其目的是为了达到用最少的财力、物力、人力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批发企业(配送中心)的物流过程
五、企业主要物流工作1、网络设计2、信息处理3、运输4、库存5、装卸和包装
第二节以信息为基础的企业物流系统企业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如下:
在系统内部,企业物流系统可再细分为供应物流子系统、生产(库存)物流子系统及销售(配送)物流子系统。供应物流子系统主要负责与上游供应商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换;销售(配送)物流子系统主要负责与下游顾客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换;生产(库存)物流子系统主要负责将上游供应商提供的原料、零部件等转换为下游顾客所需的商品及服务。一般来说,物流的方向主要是从上游流向下游,即沿着供应商--本企业--顾客这一方向流动。而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方向主要是从下游流向上游,即沿着顾客--本企业--供应商这一方向流动。
企业物流是新的系统体系它的特点体现为:第一,企业物流系统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但一直未为人们所认识,从而未能能动地利用该系统的优势。物流系统的各要素在长期的企业发展历程中都已有了较高的水平,因而,一旦形成物流观念,按新的观念建立物流系统,就会迅速发挥系统的总体优势。123
企业物流系统稳定性较差而动态性较强。它和生产系统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物流系统总是联结多个企业和用户,随需求、供应、渠道、价格的变化,系统内的要素及系统的运行经常发生变化,难于长期稳定。这自然会增加管理和运行的难度。企业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时间跨度大。大跨度系统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管理难度较大,对信息的依赖程度高。010201
为方便对供应(采购)子系统、生产(库存)子系统及销售(配送)子系统的讨论,我们以零售企业的物流过程为例,将上图进一步展开为按功能划分的信息结构图(见下图)。
采购管理采购管理包括六个模块供应商管理模块采购合同管理订货管理退货管理付款管理采购价格管理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包括l.入库管理出库管理损溢管理盘点管理预警管理查询分析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包输计划配载管理运费结算05车辆管理
第三节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概述供应链(又称物流网络)是一个由供应商、仓库、作业、零售渠道等组成的序列。不同的企业的供应链可能因其经营性质、属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等有所差异。0102
3级至初级供应商核心公司的供应链成员nnnnnnn用户/最终客户3级至n级客户12112n12初级供应商3级至n级供应商123121231核心公司1级客户2级客户3级至最终客户2级供应商1级供应商n1
供应链管理(SCM)
供应链管理“6R”目标:将顾客所需产品(rightproducts)及时地(righttime)按正确的数量(rightquantity)、质量(rightquality)、状态(rightstatus)发送到正确的分销地点(rightplace),并使整个过程总成本最小化。
供应链管理对效率的影响据美国PRTM咨询公司对165家公司的调查显示,在典型生产商的成本结构中,供应链所涉及的成本占60~80%,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可降低10%的总成本,相当于节省销售总额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