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小数乘整数(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1、例2以及有关的练习。
【教学目的】
1.结合详细情景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措施,能对的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生活中的简朴实际问题,感受小数乘法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爱好
教师:同学们暑假生活过得很快乐吧?
教师:老师这儿收到一位同学在暑假中拍的照片。(课件出示:没有对话框的主题图)
说说照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学生看图简介略。
教师:小朋友们的暑假生活真丰富,我们先到这张照片中的菜市场去看看。
课件出示:放大稍作修改的买菜图,增长有关整数乘法能处理的问题,如:买每公斤茄
子6元,买17公斤多少钱等内容。
教师:阿姨们在买菜中碰到了这样多的数学问题,能帮他们处理吗?
学生根据情景图列出算式:6×171.7×60.3×120.8×35
教师:选择这些算式中会算的进行计算。
学生计算后让学生说说选择了哪些题算,估计会出现如下状况。
假设1:学生除了第1道整数乘整数的题能计算外,其他小数乘整数的题都不会计算。
假设2: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计算小数乘法。
假如学生会计算小数乘法的题目,则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为何会这样算?假如学
生不会算小数乘整数的题,则按如下的思绪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大家都会算6×17,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看看大家都不会算的题是什么样的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的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1教学例1
教师:我们先来思索买西红柿的问题,“每公斤1.7元的西红柿,买6千克要多少元”
这个问题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处理呢?
学生独立思索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也许学生会想出如下措施:
学生1:我是用加法来计算的,由于1.7×6就是6个1.7相加,即1.7+1.7+1.7+1.7+1.7+1.7。
我算出来的成果是10.2元。
教师:这种措施怎么样?
学生2:把1.7元转化成用“角”做单位是17角,17×6等于102角,最终再把102角
转化成用“元”做单位的数是10.2元。
教师:老师对这种处理措施很感爱好,同学们分析一下,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
什么?他是采用什么措施来处理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讨论出: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把1.7这个小数转化成整数,然后再计算。他采用的是“转化”的措施。
教师:对了,这个同学采用的是转化的措施。(板书:转化)除了用“角”来计算可以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以外,你还能想到哪些措施把这个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做?
学生讨论后回答:把1.7扩大10倍就变成整数了。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1.7×6=17×6=
1.7扩大10倍17
×6×6
教师:是这个意思吗?
教师:转化成17×6后同学们会计算了吗?
教师: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这个同学做得对吗?二是102是不是1.7×6的成果?假如不是1.7×6的成果,应当把102这个成果做什么处理?
指导学生讨论后回答,让学生明白102是17×6的成果,要把这个成果转化为1.7×6的成果,还要把102缩小10倍。
教师:能说说为何要缩小10倍吗?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1.7×6=10.217×6=102
1.7扩大10倍17
×6×6
10.2缩小10倍102
教师:谁再来给大家解释为何要把102缩小10倍?学生回答略。
教师:同学们提出了这样多处理问题的措施,你喜欢哪一种?为何?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喜欢先把因数扩大成整数来乘,再把积缩小相似倍数的措施,由于这种措施比较简便。
教师:老师也赞同你们的意见。我们把大家的意见总结一下,就是把小数
扩大几倍,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来做,乘完后来,再把积缩小相似的倍数。那么像这样的
算式大家会算了吗?
教师:在这个菜市场里(指情景图)选择一种自己想处理的问题来处理。
学生自由选择问题处理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并抽几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1.7×6=10.20.3×12=3.60.8×35=28
1.71235
×6×0.3
×0.8
10.23.628.0
教师:观测这些算式中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就是说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同样多。根据这样一种规律,你觉得该
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的小数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教学例2
教师:刚刚同学们在买菜中学到了处理小数乘整数的措施,真不错!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位小朋友在做什么?
(课件出示:教科书例2情景图)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