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_T1387-2011_规模鸡场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规范_河北省.docx
ICS11.220
DB13
B41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387—2011
规模鸡场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1387—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清、路广计、韩庆安、郑丽丽、许玉静、陶茂晖、吴秀楼、王丽霞、汝国
林、袁东芹、陈桂娟、张德亮、王革新、卢玉莲、赵慧秋。
I
DB13/T1387—2011
规模鸡场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模鸡场禽流感综合防控中环境控制、管理措施、免疫接种、疫病监测、消毒措施、
疫情报告与确认、疫情处置和无害化处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鸡场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
GB/T18936
GB/T19438.1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RT-PCR检测方法
GB/T19438.2H5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
GB/T19438.3H7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
GB/T19438.4H9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
GB19442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
NY/T768高致病性禽流感人员防护技术规范
NY/T772禽流感病毒RT-PCR试验方法
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从呼吸系统异常到严重全身病毒血症等多种症
状的传染病。按病原体的致病特性,禽流感可分为非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如H9亚型)和
高致病性禽流感(如H5亚型和H7亚型)3大类。
4.1鸡场应距离交通干道1000m以上,距一般公路50m以上,距离居民区1000m以上,距离其
它饲养场1500m以上,距离屠宰厂、禽产品加工厂、化工厂等2000m以上。
1
DB13/T1387—2011
4.2鸡场应有围墙或防疫沟,围墙外建立绿化隔离带。
4.3场内布局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生产区、管理区和生活区分开,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建隔离区,鸡舍
东西向排列,鸡舍间距及鸡舍与围墙栏距离不少于30m。
4.4
净道与污道分开,互不交叉。
4.5具有完善的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防鸟、防蚊蝇、防鼠和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4.6鸡场大门附建门卫室、消毒房和消毒池,场门口设警示标志。
5管理措施
5.1制定并严格执行人员管理、饲养管理、卫生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制度。
5.2对所有鸡舍建立防疫档案。
5.3建立完整的免疫记录、疫病诊疗和用药记录,并整理归档。
5.4场外人员及车辆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须严格消毒,更衣换鞋。
5.5场区内不能饲养其它动物,不能开展对外诊疗和配种工作,不能带入可能染疫的畜产品。
5.6鸡场应有专业兽医人员。
5.7坚持全进全出制度。鸡只出栏后,鸡舍要严格进行清扫、冲洗和消毒,并空舍21d后方可再用。
5.8必须从外场引进鸡苗时,要确认产地为非疫区。选择种鸡健康水平高、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的种鸡场选购雏鸡。新引进的鸡群要在隔离舍隔离观察至少21d,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并群饲养。
6免疫接种
a)达到7~14日龄时,注射禽流感H5N1灭活疫苗;
b)达到35~42日龄时,注射禽流感H5N1和H9灭活疫苗;
c)达到75~80日龄时,注射禽流感H9灭活苗;
d)达到120~130日龄时,注射禽流感H5N1和H9灭活疫苗;
a)达到7~14日龄时,注射禽流感H5N1灭活疫苗;
b)达到35~42日龄时,注射禽流感H5N1灭活疫苗;
达到75~80日龄时,注射禽流感H5N1二联灭活疫苗;
d)达到120~130日龄时,注射禽流感H5N1和H5-H9灭活疫苗;
2
DB13/T1387—2011
7.1免疫效果监测
7.1.1监测的时间、频率和比例
弱毒疫苗,商品代肉雏鸡第二次免疫14d后采集血样检测一次;灭活疫苗,家禽免疫后21d,采
集血样检测一次,以后每隔1~2个月检测一次。每次采样比例0.1%~0.5%,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