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一章_绪论.pdf
第一章绪论
在科学知识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统计学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家管理、社
会经济管理、自然科学以及我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什么是“统计”?
什么是“统计学”?这是学习《统计学》首先应认识的问题。在本章中,我们将主要介绍统
计、统计学的含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统计数据的种类以及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一节统计与统计学
一、统计和统计学的涵义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统计”一词。“统计”一词一般说来包含三种
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是指搜集、整理、分析、展示和编制统计数据资料的实践工作。
统计资料是通过统计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数字和有关情况的资料,用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
模、水平、发展速度等多方面特征,它是我们进行社会经济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统
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随着统计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统计学已成为具有多个分支学科的大家族。因此要给
统计学下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统计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定义,主
要有:①统计学是作为指导统计工作科学运行的理论研究的学科;②统计学是对事物从数量
的规律性进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③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特别是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科
学。我们认为,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统计数据的搜集是取得数据的过程,它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
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就无从谈起,所以,如何取得所需的数据是统计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是对统计数据加工处理的过程,目的是使统计数据系统化、条理化,符合统
计分析的需要。统计数据的整理是介于数据搜集与数据分析之间的一个必要的环节。统计数
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统计方法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的规模、水平、内部
比例关系、发展变化规律等特征的过程。可见,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统计数据的科学。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统计学起源并发
展于统计实践活动,是对统计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的概括,同时又用于指导统计实践工作。
二、统计学的性质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是随着统计实践活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统计学初创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
当时有两派,即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国势学派是一门记述关于国家重要事项,如国家
组织、人口、军队、居民以及资源财产等方面的学科,它偏重事件的记述,而忽略数量的分
析,故又称为记述学派。政治算术学派不仅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进行登记、列表、汇总、
记述,还第一次用可度量的方法,以数据来说明和解释社会、经济和人口现象,这不仅为人
们进一步认识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也为统计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世纪末
和19世纪末,在概率论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数理统计学派,从而使统计学逐渐成为一门成熟
的科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统计实践活动的丰富,统计学也不断发展和演变。近几
十年来,统计学的发展具有一些明显的趋势:随着数学的发展,统计学吸收的数学方法越来
越多;随着统计学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借助计算机的普及和运用,统计学所发挥
的功效日益增强。
从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可知,统计学最初是作为一门实质性科学而建立起来的,即记
述和反映关于国家的重要事项。但是,随着统计学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以及统计方法在社会经
济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有效应用,加之统计方法体系本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统计学
1
的研究对象也发生了变化。统计学已从实质性学科中分离出来,转而研究统计方法,成为一
门方法论学科。本教材所讨论的统计学,是关于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的统计
方法,这些方法既可以应用于社会经济现象方面的研究,也可用于自然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
它是应用统计学的基础。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推断法。
(一)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是统计学所特有的研究方法。所谓大量观察法,是指对所研究事物的全部单位或
足够数量的个体进行观察,以取得数据的方法。在现象总体中,个别单位往往受偶然因素的
影响,如果如果只对其中之一或很少个体观察,其结果不足以代表总体的特征,只有观察全
部单位或足够的单位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