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猥琐(wéi)孱头(chàn)迸溅(bìn)忍俊不禁(jìn)
B.修葺(qì)竹篾(miè)忿然(fèn)酣然入梦(hān)
C.喷香(pèn)菌子(jūn)羸弱(lèi)锲而不舍(qì)
D.诘问(jié)告罄(qìn)亘古(ɡènɡ)怏怏不乐(yā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蔚兰炽热震悚骨噜不期而至迥乎不同
B.烦燥稠密谰语闲瑕锋芒必露家喻户晓
C.厄运屏障钦佩污秽忧心忡忡五脏六腑
D.矜持拯救取蒂愧怍姗姗来迟微不足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不能丢掉矜持,不能放下自尊,不能毁掉自己的原
则。
B.细细咀嚼,用心去欣赏,你会发现幸福的生活,就是在那如水的平淡中
活出精彩。
C.在那颠沛流离的日子,他始终无法忘记家乡的景物、家乡的美食、家乡的
亲人。
D.写作是需要灵感的,当心有灵犀的一瞬间,要马上把自己的灵感记录下来。
4.下面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词语搭配不当,将
“领会”改为“领悟”)
B.主任、副主任和其他单位领导出席了这次活动。(语义有歧义,“其他单位
领导”有两个意思,应把“其他单位领导”改为“本单位其他领导”)
C.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重拳出击,让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
绿了。(缺主语,应去掉“经过”或“让”。)
D.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理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公众的支持
和理解。(语序不当,应将“支持”和“理解”互换位置)
5.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
秦淮》)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
台歌》)
(3)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
生》)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
西村》)
(5)《陋室铭》中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6)登高望远,胸襟开阔。“,。”(《登飞来峰》)
是王安石不惧艰险、锐意改革的豪迈誓言;“,。”
(《望岳》)是杜甫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6.名著阅读:小说中的人物行为常常充满了矛盾性,通过这些矛盾性,
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请你
根据小说《海底两万里》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题目。(4分)
(1)请根据小说内容,在下列横线处补充一个情节,体现该人物的矛
盾性:《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对陆地充满厌恶,不愿与陆地上的
人类来往,但有时也会对人类伸出援手,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