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上传-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同步练习完整.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是(??)的文学作品。
A.彝族
B.苗族
C.侗族
D.傣族
2.我们应继承的春节习俗不包括(??)。
A.扫尘
B.贴春联
C.包饺子
D.磕头
3.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戏濒临失传的原因不包括(??)。
A.经济效益低
B.学习时间长
C.没人肯学唱
D.会唱的人不愿意教
4.饮水节是(??)的节日风俗。
A.黑龙江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福建省
5.正月十五,我们习惯吃(?)。
A.粽子
B.面条
C.汤圆
6.2006年5月20日,(??)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清明节
B.重阳节
C.端午节
7.每年的正月十五,我们习惯吃的食物是(??)。
A.元宵
B.粽子
C.月饼
8.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定位“中国农民丰收节”。
A.春分日
B.秋分日
C.夏至日
二.填空题
1.家乡的(???)靠大家,家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来想办法(???)。
2.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都有值得骄傲的(?????),我们应该互相尊重、(?????)、(?????)。我们高密就有独特的高密文化,“高密三绝”,它们分别是(?????)、(?????)、(?????)。
3.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表达了人们多样的(???)。
4.登录家乡所在地的(???)信息网,是收集家乡建设信息的一个好方式。
5.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和(???)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的困境。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也能贡献(???)。
6.重阳节是在农历的(???)月(???)日,又叫(???)。
7.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和(???)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的困境。
8.民间艺术由(???)创造。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的聪明才智。
三.判断题
1.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
2.国家不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
3.北京“泥人张”是清代著名泥塑艺人张明山开创的泥人流派。(??)
4.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无能为力。(??)
5.在我国,老年人过生日一般都要吃面条,它代表了“长寿”的意思。(?)
6.我们现在的房子都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房屋,以前的老屋现如今很少见到了。(??)
7.在我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
8.1989年重阳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简答题
1.问一问你的爸爸妈妈上学时,他们学习的课程与我们现在学习的课程有什么发展变化?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说说你们当地有哪些风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D
4.A
5.C
6.B
7.A
8.B
二.填空题
1.建设;解决
2.特色;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剪纸;扑灰年画;泥塑
3.文化;祝愿;情感
4.政府公众
5.外来文化;城市文化;衰落;一份力量
6.九;九;老人节
7.外来文化;城市文化;衰落
8.劳动者;民间艺术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四.简答题
1.从爸爸妈妈口中了解到,他们上学时,书籍简单,课外读物都很少,更谈不上有课程解析什么的。现在,我们不仅书本制作精美,文字清晰,还有很多的课程解析书籍。从而我感受到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我们这一代正享受着很好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要珍惜,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示例:①布依族“三月三”吃糍粑;②彝族“火把节”田间地头插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