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冀中的地道战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8冀中的地道战》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和战斗过程。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通过学习冀中地道战的历史,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2.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素养,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鼓励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尝试创作与冀中地道战相关的作品。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和战斗过程,把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
1.体会冀中人民的抗日智慧和勇气,理解其背后的精神内涵。
2.将课文中的历史事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解决办法:
1.通过多媒体展示冀中地道战的场景,结合历史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战斗过程。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3.设计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冀中人民的抗日斗争,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4.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历史事件与个人成长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实物模型(地道战模型)。
2.课程平台: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配套电子资源。
3.信息化资源:冀中地道战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网络文献。
4.教学手段: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板书展示。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播放冀中地道战的战争电影片段或历史纪录片,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抗日战争相关知识,为学习新内容做铺垫。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
a.介绍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讲解冀中地区为何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
b.详细讲解地道战的特点和战术,包括地道结构、防御工事等。
c.分析冀中地道战的战略意义,探讨其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
a.以冀中地道战的典型战役为例,展示地道战的战斗过程。
b.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冀中地道战中人民智慧和勇气的体现。
-互动探究:
a.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冀中地道战的历史价值和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b.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冀中地道战的理解和感悟,增强课堂互动性。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
a.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冀中地道战的简笔画。
b.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关于冀中地道战的情景剧。
-教师指导:
a.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创作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
b.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4.课堂小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冀中地道战的历史意义和民族精神。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巩固课堂所学。
5.布置作业(约5分钟)
-学生以课文为基础,撰写一篇关于冀中地道战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
6.课后反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知识掌握方面
1.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了解其发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
2.学生掌握了冀中地道战的战术特点,如地道结构、防御工事等,并能将这些特点与课本中的描述相对应。
3.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能力提升方面
1.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升。
2.学生在创作简笔画和情景剧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3.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撰写短文,增强了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写作技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学生对冀中地道战的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学生通过学习冀中人民的抗日智慧和勇气,树立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3.学生在了解冀中地道战的历史意义后,激发了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四、综合素养方面
1.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培养了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个人与国家、民族命运的联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