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4-15约4.2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第13课《湖心亭看雪》,包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写作手法的分析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悟。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赏析章节有关联,学生已学习过《登鹳雀楼》、《静夜思》等古诗词,具备一定的古诗词阅读基础,能够为学习本节课提供知识储备。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解读《湖心亭看雪》这首诗,让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增强对古典文化的欣赏能力。

3.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让学生在了解诗人背景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深化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识。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湖心亭看雪》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古诗词阅读方法,包括诗词的格律、意象分析、情感表达等。他们能够识别常见的古典文学意象,如山水、花鸟、月亮等,并对古典文学中的抒情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学生对古典文学普遍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乐于探索传统文化,喜欢通过阅读来体验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文本的初步解读。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倾向于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阅读《湖心亭看雪》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对诗中某些意象的理解不够深入,对诗人情感把握不准确,以及古典诗词中的生僻字词识别困难。此外,学生在分析诗中的写作手法时,可能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高。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湖心亭看雪》的教材,包括课文原文、注释和课后练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湖心亭看雪》相关的图片,如雪景图、亭子图,以及视频资料,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

3.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诗歌背景、作者介绍、诗句翻译和赏析的PPT,辅助课堂教学。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同时准备黑板或白板,用于板书和展示分析过程。

五、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湖心亭看雪》的诗歌原文、作者背景资料和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明确预习要求,如理解诗歌意境、分析诗歌结构等。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湖心亭看雪》,设计问题如“诗中‘湖心亭’的意象有何特殊含义?”和“诗人为何选择在雪夜看雪?”等,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查看学生提交的预习成果,或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诗歌原文和相关资料,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初步见解。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思维导图或问题清单提交给教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诗歌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雪景图片或播放雪景视频,引出《湖心亭看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讲解诗歌的韵律、对仗、意象等知识点,结合诗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诗歌中“湖心亭”的象征意义。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教师详细讲解诗歌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与《湖心亭看雪》相关的写作作业,如创作一首以雪为背景的诗歌。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与古典诗词相关的书籍和网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创作诗歌或撰写分析文章。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资源,进行课外阅读和拓展学习。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学生通过写作和反思,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作用与目的:

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