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T0310120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doc
PAGE
1-
《BZT0310120经济林栽培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属性简介
课程编码:
BZT0310120
课程中文名称:
经济林栽培学
课程英文名称:
CultivationofEconomicForest
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
课程性质:
拓展课程
总学时/学分:
32/2
讲课学时/学分:
24/1.5
实验学时/学分:
8/0.5
课内实践/学分:
开课单位:
林学院
适用专业
(开设学期):
林学(第5学期)
适用对象:
本科二本、三本学生
预修课程:
植物学、土壤学、生态学、生理学、遗传学、育种学
主撰人:
德永军
主审人:
德永军
制定时间:2013/9/19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门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学习和探讨经济林栽培的理论和技术;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为林学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
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揭示经济林的概念、经济林营造抚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解决经济林经营管理或生产技术上有关问题的一般能力。
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经济林的地位和栽培意义,初步掌握选育良种和经济林营造抚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能进行经济林营造设计。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章节教学内容
理论讲授学时
实验教学学时
学时安排
1.绪论
2
2
2.经济林分类与栽培区划
2
2
4
3.选育良种
2
2
4.经济树种苗木培育
6
6
5.经济树木生长发育规律
4
4
6.经济林的营造
4
6
10
7.抚育管理
4
4
总计
24
8
32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1.绪论(授课学时:2学时)
(1)主要内容:
经济林的意义,我国经济林发展基本情况,我国经济林发展总体评价,国外经济林栽培概况。
(2)基本要求:
使学生在掌握经济林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熟悉我国经济林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总体评价,并能够对国外经济林栽培概况有所了解,使学生对本课程在林学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3)重点难点:
经济林的概念,经济林与果树的关系。
2.经济林分类与栽培区划.(授课学时:2学时)
(1)主要内容:
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特点,经济林分类,经济林的分布,经济林栽培区划。
(2)基本要求:
使学生熟练掌握经济林栽培区划原则和依据,熟悉我国经济林的分类和栽培区划结果,并能够对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特点、经济林的分布有所了解,使学生对经济林分类和栽培区划有一个基本认识。
(3)重点难点:
经济林栽培区划、经济林分类,经济林栽培区划的原则、依据。
3.选育良种(授课学时:2学时)
(1)主要内容:
选育良种的意义,经济林的良种选育,经济林木的引种驯化。
(2)基本要求:
使学生在掌握经济林良种选育的目标、方针和良种化的手段的基础上,熟悉经济林木引种驯化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并能够对选育良种的意义有所了解,使学生对经济林选育良种有一个基本认识。
(3)重点难点:
经济林的良种选育、经济林木的引种驯化,良种选育的目标。
4.经济林苗木培育(授课学时:6学时)
(1)主要内容:
苗木培育概述,嫁接苗培育,嫁接技术,嫁接方法。
(2)基本要求:
使学生在掌握苗木、播种育苗的任务和培育方法、嫁接、嫁接苗、砧木、接穗、乔化砧木、矮化砧木的基础上,熟悉扦插育苗的方法、嫁接的作用、嫁接成活原理和影响因素、嫁接时期、嫁接前的准备工作及主要枝接和芽接技术要点,对经济林苗木培育、经济林嫁接苗的培育有一个初步认识,对砧木选择和接穗的选择、采集、贮藏、嫁接苗培育关键技术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3)重点难点:
播种育苗的任务,嫁接和嫁接苗的概念,嫁接成活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枝接和芽接技术要点。
5.经济树木生长发育规律(授课学时:4学时)
(1)主要内容:
生长发育的概念,经济树木的生命周期,经济树木生长发育的年周期。
(2)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生长、发育、生命周期、年生长周期、物候、物候期、生长期、休眠期、春梢、秋梢的概念,熟悉经济树木生长和发育的关系、各生长发育阶段的起止时间和特点,根系生长期、萌芽展叶期、新梢生长期、花芽分化开花结实期的特点,对顶端分生组织、侧分生组织、有限结构生长、无限结构生长有所了解,对经济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有一个基本认识。
(3)重点难点:
经济树木生长和发育的关系、各生长发育阶段的起止时间和特点;经济树木年生长周期、物候期的概念;根系生长期,萌芽展叶期,新梢生长期,花芽分化、开花、结实期特点。
6.经济林的营造(授课学时:4学时)
(1)主要内容:
造林地的整地,栽培技术。
(2)基本要求:
使学生在掌握整地的方法与改进措施、经济林栽植密度的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熟悉整地规格的确定依据、经济树种选择的原则、经济林营造技术,并能够对整地的作用、配置授粉树种的原则和方法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