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栽培课程标准.docx
经济林栽培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经济林栽培
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
课程编码:101015
学分:3.0学分
学时:70学时=40+30(1周实习)
适应专业:林业技术专业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林业专业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经济林产品生产、技术辐射推广工作的必修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经济林产品生产技术,技术推广服务的基本职业能力。
(三)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经济林生产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计。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经济林产品生产技术为主线,以实际生产任务为导向,按照农事季节设计相关实训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实现知识、能力一体化训练。
本课程设计以经济林产品为目标,以从经济林产品质量控制为手段,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能力与实际工作任务分析岗位需求的差异分析,确定本课程预期学习成果,根据预期学习成果与岗位职业能力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训练项目,然后以项目为载体完成基础知识训练和岗位技能训练,最终满足预期学习成果的要求。
课程主要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通过现场教学、参观实训、调研分析,技能比武、实操训练、案例分析、生产实习、网络模拟实习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形成性、结果性考核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为充分体现职业导向,任务引领、项目载体,按照全程控制,分段培养、仿真实训的课程思想,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设计成若干个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的经济林产品生产技术为主题,按季节完成相关项目,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绿色果品生产操作过程中强化实践操作技能,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70学时。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生产实际建立经济林产品生产基地,能够熟练完成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经济林园管理,能够结合季节实际进行经济林环境策划,能够完成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高光效修剪,适期采收,贮藏保鲜等相关经济林产品生产技术操作,在完成本课程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具有吃苦耐劳,善于沟通和团队协作的品质,养成生产生态、安全、无污染洁净林产品的职业素质和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能正确选择经济林栽培生态环境建立高质量绿色果品生产基地。
能因地制宜选择当地主栽优良品种,夺取最佳生产效益。
能根据当地主栽品种特点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土肥水管理
能正确调控经济林树体生长,进行高光效管理
能根据栽培目标进行枝量、花果、树形管理
能根据主栽品种特点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保证其安全生产。
能根据采收要求合理采收.
主要内容及要求
表1《经济林栽培》课程内容教学及课时分配
序号
项目
名称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学时
1
认知经济林
1.认识经济林
1.1了解经济林的概念及特点
1.2了解我国经济林栽培现状
1.上网查询有关经济林方面的知识。
2.深入市场观察绿经济林产品。
3.深入经济林和产基地了解我国经济林栽培现状。
2
2
繁育经济林苗木
掌握实生苗、嫁接苗、自根苗、无毒苗的繁育方法。具体达到以下要求:
1.能够完成经济林种子的层积处理。
2.掌握经济林芽接、枝接技术,能够繁育合格的乔化苗及矮化苗。
3.能够繁育葡萄自根苗。
4.熟悉无毒苗的繁育程序及方法。
1. 深入育苗基地进行经济林种子检测及层积、扦插处理生产实习。
2. 深入无毒苗繁育中心参观无毒苗的生产过程,了解无毒苗生产过程及管理要点。
6
3
建立经济林生产基地
1、能够正确选择最经济林生产的生态环境,完成基地规划。
(1)了解北方常见经济林种类及主要优良品种的生产情况和市场定位
(2)能够完成经济林基地规划设计
2、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
(1)经济林栽植
能正确选择优良品种,选择最佳生产方式进行生产。
能够合理搭配授粉树,选用无毒壮苗,标准化栽植
(2)果园种草
能够正确选择经济林园生草品种,选择最佳播期和播种方法生草。
(3)能根据当地实际建立集雨窖,节水灌溉。
(4)能够合理选址建立畜禽暖圈。
(5)能够合理设计建造沼气池
(6)能够正确建立沼气系统,完成种植、养殖、沼气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7)能够有效设置防护林设施,防治自然灾害。
1、基地建设情况调查
夏秋季通过实地考察和气象资料查询完成当地经济林的考察报告,着重分析当地经济林生产的种类、规模、经营特色、栽培方式,掌握当地常见经济林的栽培种类和栽培品种。
2、无公害生产基地规划设计
冬春季在基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完成一份基地设计方案,要求面积规模在5000亩以上,根据地形条件和栽培面积,设计主栽品种,栽培密度、栽培方式、树形选择,土壤改良、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