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六中2026届高三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七: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doc
第PAGE页
专题七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2025浙江高考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kJ/mol,冰中氢键键能为20kJ/mol,假设1mol冰中有2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
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若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则CH3COOHCH3COO-+H+向左移动,α减小,Ka变小
C.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kJ/mol、-3747kJ/mol和-3265kJ/mol,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
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kJ/mol。
CO(g)+O2(g)CO2(g),△H=-283.0kJ/mol。
C(石墨)+O2(g)CO2(g),△H=-393.5kJ/mol。
则4Fe(s)+3O2(g)2Fe2O3(s),△H=-1641.0kJ/mol
解析:A.正确,熔化热只相当于0.3mol氢键。
B.错误。Ka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C.正确。环己烯(l)与环己烷(l)相比,形成一个双键,能量降低169kJ/mol,苯(l)与环己烷(l)相比,能量降低691kJ/mol,远大于169×3,说明苯环有特殊稳定结构
D.正确。热方程式①=(③-②)×3-④÷2,△H也成立。
答案:B
【评析】本题为大综合题,主要考察了物质的键能分析应用,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分析。
2.(2025北京高考10)25℃、101kPa下:①2Na(s)+1/2O2(g)=Na2O(s)△H1
②2Na(s)+O2(g)=Na2O2(s)△H2=-51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H=-
解析:Na2O是由Na+和O2-构成的,二者的个数比是2:1。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的,二者的个数比也是2:1,选项A不正确;由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1molNa2O转移2mol电子,而生成1molNa2O2也转移2mol电子,因此选项B不正确;常温下Na与O2反应生成Na2O,在加热时生成Na2O2,所以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不在生成Na2O,所以选项C也不正确;由盖斯定律知①×2-②即得到反应
Na2O2(s)+2Na(s)=2Na2O(s)△H=-317kJ/mol,因此选项D正确。
答案:D
3.(2025重庆)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
A.-1780kJ/molB.-1220kJ/mol
C.-450kJ/molD.+430kJ/mol
解析:本题考察反应热的有关计算。在化学反应中断键需要吸热,而形成新的化学键需要放热。由题意的1molS(s)和3molF2(g)形成S原子和F原子共需要吸收能量是280kJ+3×160kJ=760kJ。而生成1molSF6(g)时需形成6molS-F键,共放出6×330kJ=1980kJ,因此该反应共放出的热量为1980kJ-760kJ=1220kJ,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1220kJ/mol,选项B正确。
答案:B
4.(2025海南)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
2Hg(l)+O2(g)=2HgO(s)△H=-181.6kJ·mol-1
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H为
A.+519.4kJ·mol-1B.+259.7kJ·mol-1
C.-259.7kJ·mol-1D.-519.4kJ·mol-1
[答案]C
命题立意:考查盖斯定律。
解析:反应的焓值由盖斯定律直接求出。即(△H1-△H2)/2=-259.7kJ·mol-1。
【误区警示】本题中两负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