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知识清单.docx
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特点和相互关系。
2.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作用。
3.结合实例,提出综合运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防灾、减灾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本章要点】
1.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⑴遥感技术
①概念: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②特点:
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③应用
a.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
b.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对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⑵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①概念: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它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主要包括: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盟的GALLEO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广域增强系统(BDS)。
②组成:主要由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
③特点: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适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④应用
a.利用安装在手机、汽车、飞机、轮船等中的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进行精确定位。
b.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
⑶地理信息系统
①定义: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②应用
a.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b.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提供的地理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国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
③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像判断
叠加分析图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或属性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