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备考指南-地理必修1》课件_6.4 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pptx
第六章自然灾害;课前篇预习教材;课前篇预习教材;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6.特点
________性、全天候、连续性和________性。;三、地理信息系统;【判断正误】;课堂篇分点突破;2.遥感技术要借助飞机、飞船、卫星等运载工具,试分析运载工具的运行高度会对遥感结果产生哪些影响。;【核心知识归纳】;遥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用到生活中去】2020年1月,美国夏威夷大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发生多次喷发。炽热
岩浆遇到海水,升腾起有毒的烟云,笼罩了整个岛屿。下面是卫星在火山喷发后不久拍
摄到的图像。读图,完成3~4题。;4.如果利用卫星对火山灰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火山灰图片,可以获得()
①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
②火山灰漂浮速度
③火山灰影响的范围
④火山灰漂浮的方向
⑤此时段当地的风向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知识点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5.此次玉树雪灾救灾中,救灾指挥部准确获知雪灾的范围及受灾面积,所依据的地理信息技术是什么?;【核心知识归纳】;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优势组合;【用到生活中去】下图为某地地质灾害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8.在该图像的制作过程中()
A.遥感技术可提供各种灾害发生地的准确位置和具体范围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各种灾害发生地的准确位置和具体范围
C.地理信息系统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确定不同灾害多发区的范围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获取区域自然、人文信息,对各种灾害进行立体显示;随堂练学以致用;2.救灾决策部门为了综合分析洪涝灾情,运用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
()
①地形分布图
②降水量分布图
③土壤类型分布图
④水系分布图
⑤地质构造分布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
三维坐标、速度及时间数据。据此完成3~4题。;4.救灾物资空投时,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为了()
A.减少人力劳动,提高劳动效率
B.提高空投精确度,让救灾物资尽快投入使用
C.缩短空投距离
D.???少人员伤亡;课后篇课时分层训练;印度洋海啸发生时,36名英国游客被困在斯里兰卡南部海滨的希克杜沃海滩,其中
一名游客用手机发出求救信号,使救援人员成功找到他们。据此完成3~4题。;1988年,大兴安岭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地理信息技术在灾害的监测和处置中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5~6题。;6.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火灭火中的作用是()
①判断重点救灾灭火区
②分析火势的蔓延方向
③制定救灾预案
④预测火灾的发生地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地理信息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
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完成7~8题。;【等级考提分练】;9.该图像利用的技术主要是()
A.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雷达技术
D.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10.由图像可知地理信息技术在台风监测中的优越性有()
①展现台风形成过程
②发现台风中心
③估计台风移动方向
④估计台风的速度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面对雪灾,社会各界众志成城。某公司紧急推出春运交通图,意在帮助身在异地的人
们及时了解国内交通情况。在春运交通图上标出了主要的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如果铁
路或公路被“加红加粗”,那就说明它可能处于封路或受阻状态,点击后即可了解滞留人
数、目前情况、持续时间等信息。读图,完成12~13题。;12.图中主要应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虚拟技术;13.运用该地理信息技术,在抗雪救灾中还可以()
A.及时获得各地积雪的范围
B.对受困人员进行精准定位
C.为施救车辆选择合理线路
D.分析预报未来各地的天气;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
河谷或河床后贮水形成的湖泊。地震灾区堰塞湖应急处理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最短的时
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排除堰塞坝以内拦蓄的大量洪水,保证堰塞湖的稳定和安全,
以免堰塞湖蓄水可能引发堆积体上游淹没或溃决,产生二次灾害。下图为某区域形成的
堰塞湖位置图。;(1)在抗震救灾中将遥感技术广泛应用到对地震、滑坡、堰塞湖的动态监测上,请说明这样做的意义。;(3)针对堰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