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本章整合课件 沪科版必修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 章 整 合 第二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本章知识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自由落体运动;第二部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三部分:实验。 一、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三、实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五种常用解题方法 【例1】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前4 s的位移为1.6 m,随后4 s的位移为零,那么物体的加速度多大?(设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返回时加速度不变)你能想到几种解法? 解析: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题意知a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解法一 基本公式法 答案:0.1 m/s2 见解析 3.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用比例法解题。 4.逆向思维法 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例如,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作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5.图像法 应用v-t图像,可把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为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像定性分析,可避免繁杂的计算,快速求解。 二、运动图像的意义及应用 【例2】 假设某次航展中有两飞机甲、乙在平直跑道上同向行驶,0~t2时间内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乙在0~t2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B.飞机甲在0~t2内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C.两飞机在t1时刻一定相遇 D.两飞机在0~t2内不可能相遇 方法技巧首先要学会识图。识图就是通过“看”寻找规律及解题的突破口。为方便记忆,这里总结为六看:一看“轴”,二看“线”,三看“斜率”,四看“面”,五看“截距”,六看“特殊值”。 1.“轴”:纵、横轴所表示的物理量,特别要注意纵轴是位移s,还是速度v。 2.“线”:从线反映运动性质,如s-t图像为倾斜直线表示匀速运动,v-t图像为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运动。 3.“斜率”:“斜率”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s-t图像斜率表示速度;v-t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 4.“面”即“面积”:主要看纵、横轴物理量的乘积有无意义。如s-t图像面积无意义,v-t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 5.“截距”:初始条件、初始位置s0或初速度v0。 6.“特殊值”:如交点,s-t图像交点表示相遇,v-t图像交点表示速度相等(不表示相遇)。 三、纸带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例3】 如图所示为“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 Hz)。由图知纸带上D点的瞬时速度vD= ;加速度a= ;E点的瞬时速度vE= 。(小数点后均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由题意可知:T=0.06 s 答案:0.90 m/s 3.33 m/s2 1.10 m/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