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游戏中的观察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docx
2.3游戏中的观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2.3游戏中的观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本节课内容与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与发现》单元紧密相连,旨在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观察能力。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操作,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观察方法,为后续科学探究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提升科学思维品质,增强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一年级学生对自然界的初步认识有限,可能已经了解一些常见物品的基本特征,但缺乏系统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学习。他们的观察力尚在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来培养。学习风格上,多数学生偏好直观、互动的学习方式。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可能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在记录观察结果时,可能存在表达不准确或无法完整记录的问题;此外,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可能对工具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四、教学资源
-教材: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色笔、放大镜
-软件资源:科学教育软件或应用程序
-信息化资源:电子观察记录模板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展示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有趣的话题——游戏中的观察。你们知道吗?在我们日常的游戏中,其实蕴藏着很多科学的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游戏的奇妙世界,看看我们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科学现象吧!
【活动一:游戏前的准备】
1.**分组讨论**:
-老师引导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讨论本组在游戏中最喜欢的项目。
-学生第二人称:我们小组决定选择“捉迷藏”作为我们今天观察的游戏。
2.**观察指导**:
-老师介绍观察的目的和方法,强调观察时要认真、细致,并记录下观察到的有趣现象。
-学生第二人称:我们小组听得很认真,老师告诉我们观察时要看、听、闻、摸,还要记得记录下来。
【活动二:游戏中的观察】
1.**小组实践**:
-每组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游戏中的观察实践。
-学生第二人称:我们小组开始玩捉迷藏,我负责观察,同学们则躲在各个角落。
2.**观察记录**:
-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第二人称:我发现有的同学躲在树后面,有的藏在花丛中,还有的藏在教室的角落里。
3.**分享交流**:
-各组分享观察到的现象,老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学生第二人称:我们组分享了我们的观察,老师夸我们观察得很仔细。
【活动三:观察结果的分析】
1.**现象总结**: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到的现象,如物体的颜色、形状、位置变化等。
-学生第二人称:老师让我们说说观察到的现象,我提到了有些物体在游戏中移动了位置。
2.**原因探讨**:
-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如物体的运动规律、光的折射等。
-学生第二人称:我们小组讨论了为什么有些东西会移动,有人说是风吹的,有人说是人推的。
【活动四:拓展延伸】
1.**游戏创新**:
-老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创新这个游戏,可以增加哪些新的观察点?
-学生第二人称:我们小组提出了很多想法,比如在捉迷藏中加入寻找隐藏的物品。
2.**科学小实验**:
-老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如利用透镜观察光线的变化。
-学生第二人称:老师做了一个小实验,我们都很感兴趣,也试着做了同样的实验。
【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在游戏中进行了观察,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锻炼了观察能力,还学到了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希望你们在生活中也能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小科学家,发现更多的奥秘!
【作业布置】
1.完成观察记录表,记录你在生活中的一次观察经历。
2.与家人或朋友分享你今天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课后反思】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观察日记:鼓励学生记录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如天气变化、植物生长、动物行为等,通过写观察日记,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详细记录观察结果,并培养持续观察的习惯。
-科学实验箱:提供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材料,如放大镜、显微镜、磁铁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小实验,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
-自然探索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户外自然探索活动,如去公园、森林或农场,实地观察植物、动物和环境,增强学生的实地观察能力和生态意识。
-科学故事书: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