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PPT教学课件.pptx
项目7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
CONTENT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网络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象分析保护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方法分本项目知识结构图
知识目标(1)了解消费者权益的内涵。(2)了解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3)掌握消费者权益受损的表现。技能目标(1)能够说出我国消费者权益的内容。(2)能够举例说明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
案例导入谨防“新套路”,网络消费“水挺深”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南京各基层法院也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件,提醒消费者网络消费谨防“新套路”,同时引导消费者理性维权。1.商家“闲鱼”卖假手机退一赔三2.网店喊“假一赔万”,法院“如其所愿”3.知名芯片也能“仿造”
PART01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
7.1.1消费者及消费者权益的内涵1.消费者的概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指出:“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主流观点认为消费者是指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人,不包括单位。
7.1.1消费者及消费者权益的内涵2.消费者权益的内涵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权利及权利得到保护时带来的利益的总称。它反映生产者及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规则或准则。消费者权益包含消费者权利和消费者利益。消费者权利是指消费者在消费领域中所具有的、有权做或不做一定行为,或者要求他人做或不做一定行为的法定资格,是公民权在消费领域的体现。消费者利益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获得的实际好处和有利条件,是消费者权利在实际中的体现。消费者权利和利益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7.1.1消费者及消费者权益的内涵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权利是消费者利益实现的前提和保证,消费者利益的有效实现归根结底依赖于消费者权利的完整存在。一方面,消费者的利益是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对象和目标,消费者的权利包含了消费者的利益;
7.1.1消费者及消费者权益的内涵3.消费者权益问题的产生消费者权益问题是商品交换中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的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特有现象,是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分离的结果。在工业革命之前,由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发达,交易过程比较简单,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没有真正分离,消费者权益问题还不严重。18世纪末,工业革命浪潮兴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越来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7.1.1消费者及消费者权益的内涵一方面,追逐利润的经营者不顾消费者的利益进行不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消费者在与经营者的博弈中因缺乏专业技术和有关产品信息而难以维护自身的权利。消费者在与经营者的交易过程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且无力改变,消费者权益问题产生。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产品功能日益复杂化,产销方式日渐多样化,产品流通日渐国际化,消费者的地位越来越被动,越来越难以自主决策。与生产者相比,两者之间很难存在事实上的平等。这时,消费者权益问题愈加突出,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7.1.1消费者及消费者权益的内涵我国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经历了一个过程。1984年12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其章程中提出消费者应当享有了解知悉权、选择权、安全权、监督价格权、提出意见权和索取赔偿权六项权利。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规定了消费者的九项权利。2013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增加了相关规定,中国进入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阶段。
7.1.2维护消费者权益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消费者主权经济123维护消费者权益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本质要求维护消费者权益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客观要求
7.1.3我国消费者权益的内容020301060504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安全权结社权获得赔偿权知情权
7.1.3我国消费者权益的内容7891011受教育权受尊重权监督权隐私权后悔权
7.1.3我国消费者权益的内容知识扩展对消费者权益的解读1.防止滥用后悔权2.不返还运费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
PART02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
7.2.1电子商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1.电子商务对消费者的威胁132互联网的虚拟性为欺诈提供客观便利性互联网对隐私可能存在威胁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7.2.1电子商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2.电子商务要解决的问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