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3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发布:2025-04-12约5.6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实录新人教版必修2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帮助学生理解工业地域的演变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地域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环保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地理视角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区域认知。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工业集聚等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空间思维和分析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有较高的兴趣,愿意主动探究。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通过案例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理论学习和地图分析。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对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此外,学生在分析环境问题时,可能缺乏足够的地理视角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提高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软件)、打印设备

-课程平台:学校地理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相关视频资料、图片库、在线地图服务

-教学手段:PPT演示文稿、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模拟)

五、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展示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种工业地域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些图片中看到哪些不同?这些不同背后有什么原因?”以此引出新课《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2.新课讲授

(1)介绍传统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PPT展示传统工业区的典型特点,如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技术成熟等。接着,教师简要介绍传统工业区的形成过程,如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举例说明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

(2)分析新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

详细内容:教师展示新工业区的典型特点,如技术密集、环境友好、产业升级等。介绍新工业区的形成背景,如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等。举例说明新工业区的成功案例,如硅谷、班加罗尔等。

(3)比较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异同

详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异同,包括区位因素、产业特点、环境问题等。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工业地域的发展规律。

3.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分析我国某传统工业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详细内容: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传统工业区进行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分析该工业区的区位因素、产业特点、环境问题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实地考察(模拟):模拟规划一个新工业区

详细内容: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地理空间,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模拟规划一个新工业区。学生需考虑区位因素、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因素,并说明理由。

(3)制作海报:展示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对比

详细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海报,展示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对比。内容包括区位因素、产业特点、环境问题等,并配以图片和图表。

4.学生小组讨论

3方面内容举例回答:

(1)区位因素: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分析传统工业区(如上海)和新工业区(如苏南地区)的区位优势。

(2)产业特点: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比较传统工业区(如深圳)和新工业区(如东莞)的产业特点。

(3)环境问题:以辽中南地区为例,探讨传统工业区(如沈阳)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5.总结回顾

内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异同,以及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工业地域的可持续发展。

用时:导入新课(5分钟)、新课讲授(15分钟)、实践活动(15分钟)、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总结回顾(5分钟)

【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实现工业地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提高分析能力。

【举例说明】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种工业地域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践活动环节,通过模拟规划新工业区,让学生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