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doc

发布:2025-03-18约2.0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4-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学生能够归纳总结出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和衰落缘由。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案例分析和对比的方法,理解传统工业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缘由。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能够结合所学学问对一个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和特点进行分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传统工业区衰弱的缘由和整治措施。

2.难点: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及学问的迁移。

二、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结果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地域的两种状况: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阅读课本65页第一自然段,总结归纳。问题探究,归纳提升,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探究实力、迁移运用实力)

师:传统工业区的特点?(点拨:发展基础、工业部门、生产规模、工业分布)

生: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老师与学生进行概括总结。

师:世界上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生: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我国的辽中南、德国鲁尔区。

老师展示世界工业分布图

【导入】

活动一:

师:1、两次世界大战均有该国发动的,并且成为战败国。

2、该国是啤酒生产大国,还是最早研制胜利磁悬浮铁路技术的国家。

生:德国

活动二:

师:假如你是一名德国导游,请向大家介绍德国的地理状况。

1.地理位置2.自然环境3.人文风光

学生结合德国行政图、地形分布图等进行分析。

学生回答预设:德国的邻国;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地形(学生读图并回答,老师进行引导)

师:同学们回答的不错(对学生进行刚好的激励)

活动三:

全班同学扮演鲁尔区的公务员,老师扮演前来投资建厂的客商,同学们需大力推介鲁尔区,以劝服老师在此建厂。

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鲁尔区的概况,分析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1.通过分析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归纳总结我国辽中南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学生学会迁移运用)

2.小组探讨、分析鲁尔区和辽中南地区发展衰落的缘由,并提出合理建议。

衰落缘由:

(1)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自然气的广泛运用。

(3)世界性钢铁过剩──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运用。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环境污染、土地惊慌、交通拥挤。

3.进行归纳总结。

旺盛阶段(区位优势)

衰落阶段(衰落缘由)

整治阶段(整治措施)

煤炭资源丰富

铁矿来源便利

水源足够

交通便利

市场广袤

生产成本增高

生产结构单一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煤炭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环境污染

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课堂巩固】

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A)

A.优质的铁矿??B.丰富的煤炭???C.足够的水源D.便捷的交通

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B)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供应了广袤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头以后起先衰落

3.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详细表现是: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③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④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削减,规模扩大(A)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

【板书设计】

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概况

1.典型分布地区

2.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3.存在问题

二、鲁尔区

1.区位优势

2.衰落缘由

3.综合整治

【课后作业】

1.思索辽中南工业的振兴的措施。

2.完成《课时练》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相应内容。

【课后反思】

?《传统工业区》这部分内容,教材主要是以案例的形式来呈现的。本节课,试图以鲁尔区为例,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共同特征。

???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自认为处理得较为胜利的地方有:?1、教学思路清楚。能将教材的三个主要学问点——区位优势、衰落缘由、整治措施,清楚地呈现给学生,使教学重点突出。2、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整节课,我利用图片、数据等不同材料,通过启发、设问、谆谆教导的方法,让学生思索、分析、推理、自己找寻答案,特殊是在学习鲁尔区的整治时,虽然课本上给出了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但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由缘由找对策,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3、能理论联系实际。最终让学生为辽中南工业区的改造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培育学生的学问迁移实力,同时也能与导入相呼应。

??让我感到不太满足的地方主要是,课堂上自己未能以高亢的心情感染学生,也未能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