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数字化建模及3D打印》课程教学大纲.pdf
五邑大学本科教学
《数字化建模及3D打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数字化建模及3D打印
课程名称
Digitalmodelingandprinting
课程代码2130420038课程性质限选
开课院部艺术设计学院课程负责人陈亮
课程团队陈振益,孙旭,万映频,张天星
授课学期2学分/学时2/32
理论实验实训
824
学时学时(含上机)
课内学时32
实习其他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大一
授课语言中文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形态构成、专业导论
知识点和能力:熟悉家具的造型特点;能够背诵默写经典款式家具(不同视
对先修的
角);熟悉家具的基本结构和连接形式;
要求
素质支撑:掌握家具形态、结构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形态构成的空间想象
能力;具备对新知识的探索素养。
主要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空间)课程、家具造型设计、中式家具设计、
住宅空间、设计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对后续的知识点和能力:熟悉家具建模和渲染的流程;能够独立将家具平面图纸转化
支撑为三维模型;具备家具单体和小场景的渲染知识和表现能力。
素质支撑: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深化对家具结构和
连接方式的理解和认识;具备三维空间的逻辑想象能力。
从家具数字化建模入手,融入“工匠精神”,培养一丝不苟、专注坚持、实
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团结协作、敬岗爱业的职业精神,
课程思政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责任心。
设计
思政的目标和方向:美学素养+文化自信+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并以完成设计
作品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形
1
成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最内核“道”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挖掘中国优
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第二层“法”在于设计作品表现方式上要求学生
掌握的美学法则,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第三层“术”属于完成设计作品过
程中的具体操作技巧,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
神;最外层“器”属于外显为可视化的设计作品,以目标为导向,让学生学
以致用。
1.通过家具设计实践项目,搭建开放、创新、共享的的创客学习空间,实施
以家具设计创业项目培育和孵化为驱动,联动“跨学科交叉实践教育创新
++
创新创业创业训练”的三个分支,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教育设计2.教学方法推进多样化进程,引入“行动导向法”“项目导向法”“能力导
向法”教学设计,通过运用自我探索、团队协作、商业画布、分享学习、行
动模拟等教学方法,完整实现心、脑、手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