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计建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5-04-05约2.4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统计建模与实验》课程大纲

课程编码:1908342121

课程名称:统计建模与实验

英文名称:StatisticalModelingandExperiments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方向□选修

总学时数:48学时(理论0学时,实践48学时)

总学分数:3先修课程:概率论;数理统计

适用专业:经济统计学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开课学院/部(室/所/其他):数学与统计学院

课程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面向经济统计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教育课程的必修课程。

统计模型与实验是一门创新课程,该课程结合统计软件,对海量数据进行正确的收集,并运用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统计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结合统计软件对统计问题进行分析求解。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软件的一般方法,便于学生自学其它软件。

学习本课程需要具备概率论、数理统计、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课程的基础知识。本课程介绍统计建模与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各专业课程的应用打下理论和编程基础。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实现下列目标:

了解统计实验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机模拟方法;

掌握统计模型学的基本知识,统计建模的步骤;

掌握初等概率统计模型的建模方法及应用;

预测问题的建模方法。

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课程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实验

实验1统计实验参考课时:12学时实验内容:

实验一:绪论、统计软件与统计科学基础实验二:怎样计算π实验三:概率模型实验实验四:统计图创新

实验五:新型网络调查统计实验六:统计模拟

实验目标:了解统计实验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机模拟方法学习重点:概率模型与统计模拟;统计模拟学习难点:统计模拟

实验2统计建模

参考课时:12学时。

实验内容:

实验一:大学生幸福指数模型

实验二:南京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和统计分析

实验目标:了解指数模型的建模方法,并应用于大学生幸福指数的研究学习重点:指数建模方法和南京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学习难点:指数建模方法

(二)综合性实验

实验3初等概率统计模型的建模方法与实例参考课时:12学时。

实验内容:

实验一:阅读年龄的公式

实验二:国有企业业绩分化的数学分析

实验目标:掌握初等概率统计模型的建模方法及应用学习重点:阅读年龄的公式和国有企业业绩分化的数学分析学习难点:国有企业业绩分化的数学分析

实验4预测问题的建模方法参考课时:12学时。

实验内容:

实验一:回归方法与牙膏的销售量问题

实验二:维恩太基饭店食品和饮料的销售额的预测研究

实验目标:掌握回归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的建模及应用学习重点:回归方法与时间序列建模学习难点:回归方法与时间序列建模的应用

实验内容支撑课程目标

实验内容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实验1.

统计实验

实验2.

统计建模

实验3.

初等概率统计模型的建模方法与实例

实验4.

预测问题的建模方法

四、实验教学环境

统计建模与实验使用位于慎思楼的数学与统计学院机房作为实验基地,该机房拥有1台电脑主机,

48台学生电脑终端,若干台服务器,并配备常用数学和统计软件如Matlab、SPSS、R语言等。

学时分配与教学方法

实验内容

授课学时

实验学时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备注

实验1.

统计实验

0

16

问题式教学

案例

实验2.

统计建模

0

16

问题式教学

案例

实验3.

初等概率统计模型的建模方法与实例

0

16

问题式教学

案例

实验4.

预测问题的建模方法

0

16

问题式教学

案例

合计

0

64

考核方法与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目标:统计实验、统计建模、初等概率统计模型的建模方法、预测问题的建模方法考核方法:□考试?考查考核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含实践部分)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相结合组成。

过程性评价

考查学生实验知识在主要教学环节(课堂情况、作业、个人情况、团队合作、平时完成实验报告等)

中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解决实际统计问题的能力。

终结性评价

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统计学知识,建立模型、利用统计软件进编程、模拟及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养等所取得能力的成果。通过组织考核方式实现统计建模、预测的目标。

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环节

过程性考核(20%)

终结性考核(80%)

合计

考核项目

课堂情况(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