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劳动教育》四上 劳动项目六《煮米饭》教案.doc
劳动项目六《煮米饭》教学设计
课题
煮米饭
单元
三单元
学科
劳动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1.劳动观念:
通过煮米饭,养成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的劳动观念。
2.劳动能力:
会用电饭锅煮米饭,增强用电安全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劳动习惯与品质:
在煮饭过程中,养成做事认真细致、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4.劳动精神:
通过实践活动,养成不怕困难、乐于服务他人的劳动精神。
重点
通过煮米饭,养成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的劳动观念。
难点
会用电饭锅煮米饭,增强用电安全意识的劳动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猜谜语:一粒粒,像珍珠,白灿灿,锅里铺,煮熟香气飘满屋,引得饥肠咕噜噜。(打一食物)谜底:米饭
米饭是我们天天都必须吃的食物,那么,你会煮米饭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煮米饭》从中寻找答案吧!
出示课题。
谜语引发思考,引入主题。
通过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
讲授新课
一、服务他人乐在其中
1.准备好了
电饭锅碗、勺子米
2.开始煮米饭吧
(1)煮米饭的过程:
①根据家中的人数家中进人数,取出适量的米放在一个碗里。
②向碗中倒水,将米浸没,用勺子来回搅拌,将碗倾斜,缓缓倒出淘米水。
③将米倒入电饭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④将电饭锅的外壁擦干,并盖好锅盖。
⑤接通电源,将开关调到煮饭模式。
⑥米饭煮熟后,焖五分钟左右,断开电源,盛饭。
安全提示
接通电源和断开电源时都要当心哦!
(2)说一说,你煮米饭的过程?
视频:煮米饭的过程。
二、劳动收获
1.你的米饭做得怎么样?分享一下吧!
出示照片。
2.看到爸爸妈妈吃着自己煮的米饭,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1:看到爸爸妈妈吃着自己煮的米饭,心里美美的,妈妈夸我长大了!
学生2:看到爸爸妈妈吃着自己煮的米饭,感受到自己做家务的成绩感,能替父母做事的幸福与快乐!
3.讲一讲,煮米饭小技巧?(1)加茶叶水:1克茶叶用1000克开水泡4-9分钟,过滤去掉茶叶渣;将茶叶水倒入米中,按常规焖制即可,米饭色、香、味、营养俱佳。(2)放点糖醋:在蒸米饭时,每1500克米加2~3毫升醋,米饭就会没有酸味,饭香更浓,而且易于存放和防止米饭变馊。(3)水米啤酒比例:煮陈米饭时,放3杯米、2.5杯水、0.5杯啤酒,煮出来的饭同新米一样爽口。(4)加几滴花生油:用籼米煮饭,可在水中加一小撮盐和几滴花生油,然后搅拌均匀,煮出的饭同粳米一样好吃。(5)加盐蒸剩饭:剩饭重新蒸时,在锅中水里放入少量食盐,能除异味,吃时口感像新饭。(6)米饭夹生:用锅铲将米饭铲散,加入2汤匙米酒、白酒或黄酒,用文火略煮一会儿即可。(7)食盐与猪油:做米饭时,在大米中加少量食盐、少许猪油,会使饭又软又松。
4.米饭放多少水合适?
一般来说蒸米饭时,米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1.2,但依照个人口味,会有一定的差距。
有三个较为简单的方法来测量水的量(1)食指法:米面铺平,将食指放在米之上,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了。
(2)手背法:米面铺平,把手压在米上,看见水超过手背一点就够了。
(3)容器法:一碗米,搭一碗水;两碗米,搭两碗水,以此类推。但此法适用于水分较为充足的米。
5.煮米饭要注意什么?
①煮饭时加的水正好可以没过你的手背。②就是把锅底擦干,不要留水。?③煮好之后把电源拔了,待5-10分钟后就可以食用。
三、劳动评价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同学互评
教师/家长评价
掌握煮米饭的步骤
会水培水仙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增强用电安全意识
体会服务他人的快乐
四、拓展天地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专家,在他及其团队的辛勤劳动下,我们见证了杂交水稻产量的不断攀升。
“高产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是袁隆平从过去到现在一直秉持的信念,始终不曾改变。
2.说一说,米饭是怎样种植出来的?
播种——育苗——插秧——灌溉——除虫——收割
米饭的营养?
米饭营养成分主要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各种矿物质(钙、磷、钾、钠、镁、铁、锌、硒、铜、锰)和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4.同学们,我们怎样爱惜粮食?
(1)珍惜粮食,适量订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2)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剩饭剩菜,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3)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4)不偏食,不挑食,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尽量带回家。
5.朗读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