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发布:2025-04-07约6.5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7-

内环境的稳态

(建议用时:40分钟)

题组一内环境的动态变更

1.(2024·湖北孝感七校教学联盟高二上期中考试)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

B.正常机体通过调整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C.在正常状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状况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常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相宜的范围内

C[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理化性质在机体的不断调整下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如人体血浆pH维持在7.35~7.45,体温维持在37℃左右,血糖维持在0.8~1.2g/L等。]

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动态变更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员猛烈活动后,血浆的pH会基本维持在7.35~7.45

B.正常人的体温在一日内的变更不超过1℃,始终接近37℃

C.血液检查的生化指标值会因人而异,只要不超过参考值范围即正常

D.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在一昼夜当中是恒定不变的

D[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运动员猛烈活动后,虽然产生大量乳酸,但血浆的pH仍会基本维持在7.35~7.45,A正确;正常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在一日内的变更不超过1℃,B正确;不同的人血液的各项生化指标值是不同的,是动态变更的,只要均在参考值范围内即正常,C正确;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在一昼夜当中是动态变更的,D错误。]

3.分别向20mL的簇新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更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AB

CD

D[肯定范围内,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会维持pH基本稳定,但这种调整实力是有肯定限度的,稀盐酸和NaOH加得过多,pH会明显下降和上升,故选D。]

4.(2024·河北衡水中学高二月考)某同学分别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Na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为试验材料,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试验步骤如下:在三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25mL试验材料→测pH→滴加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的HCl溶液,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试验并记录。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试验起先时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

(2)该同学用下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试回答:

①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科学的是组,理由是

②试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作用。由试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假如要证明血浆的确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试验还应当补充的试验是。

[解析](1)本试验是要比较某一材料在加入酸性物质后pH的变更,所以在试验起先时须要测量三种材料的pH。(2)加入HCl后,因为清水组中无缓冲物质,所以该组的pH应明显降低。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属于比照组,血浆组属于试验组,它们之间可以形成比照。通过比照可以看出,血浆组与缓冲液组的pH变更趋势相同,说明血浆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实力比较强。(3)本试验只探究加入酸性物质后血浆pH的变更,未探究加入碱性物质后血浆pH的变更,所以应在题干所述三种试验材料中加入肯定浓度的NaOH溶液后,比较三组溶液的pH变更。

[答案](1)获得试验前数据,以便与试验后溶液的pH作比较(2)清水清水中加入HCl后,溶液的pH应下降比照血浆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实力比较强(3)在题干所述三种试验材料中加入肯定浓度的NaOH溶液后,比较三组溶液的pH变更

题组二对稳态调整机制的相识

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样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C.内环境稳态的调整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