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以洞庭湖区为例教案2湘教版必修3.doc
PAGE
14-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爱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初步相识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爱护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取“平湖地区的湿地”图片大致了解湿地的概念和类型。
2.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重要作用的探讨,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爱护等问题的探讨总结,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内容的实力。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1.通过对湿地价值的学习,提高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化。
2.在分析当前不合理利用湿地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
3.通过课堂上对平湖乡土地理的了解,让学生更加酷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1.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湿地的综合治理与爱护的措施
教学难点:
1.培育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老师指导结合
2.多媒体协助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爱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导入新课]
播放杭州西溪湿地的风光短片导入:湿地是不是很美?那我们要想让这美景永驻应当怎么做呢?
[进入主题]
一、湿地含义及价值
展示一组湿地图片,这些也都是湿地,大家在观赏这些图片的同时思索下面的问题:(小组探讨,合作探究,然后举荐代表发言)
1.什么是湿地?
2.湿地有哪些种类?
3.湿地的特点?
(进行肯定的提示和引导,学生应当可以回答)
生:……
1、湿地的定义
(1)简明定义:
水位常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世界《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
湿地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不论其为自然或人工、永久或短暂,静止或流淌、咸水或淡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疆。
2、湿地的分类
自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
依据湿地的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形成缘由分类
人工湿地:水库、水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常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练习巩固]
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平湖东湖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4张图片中选择)
(承转)湿地的种类有这么多,那它的分布也是相当的广泛。
4、湿地的分布
(展示世界主要湿地分布示意图)
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承转)我国的湿地分布也是相当的广泛。
(展示我国湿地分布示意图)
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东部多,西部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匀称
5、我国的湿地资源
中国于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现有湿地6594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前列。
中国湿地类型:
(1)沼泽湿地
(2)湖泊湿地
(3)河流湿地
(4)浅海、滩涂湿地
(5)人工湿地
(展示我国类湿地分布的示意图)
(承转)我国湿地分布这么广泛,那湿地究竟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
二、“地球之肾”
1、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美称
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
“资源的宝库”
供应水资源,爱护生物多样性
“生命的摇篮”
调整气候,美化环境
“自然空调机”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自然水库”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地球之肾”
众多鸟类的栖息地
“鸟类的乐园”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探讨数据表明,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建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价值
(以洞庭湖为案例)阅读P4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并且小组合作探讨回答下面问题:
1.假如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2.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自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
3.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旁边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整区域气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小组举荐代表回答:……
老师总结:
1.假如失去湿地,鸟类会失去栖息地,使鸟类迁徙,破坏了本地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