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1.doc
PAGE
3-
微生物的试验室培育
一、教材分析
课题背景通过生产中的实例,首先引导学生相识在微生物的培育过程中,保持培育物纯净的重要性。老师不必拘泥于教材中列举的实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搜集列举更多的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从中体会培育物纯净对于微生物培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材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培育微生物的要领,是为所须要的微生物供应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阻挡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二、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了解培育基的用途、种类及一般成分,驾驭培育基制作的一般的步骤,驾驭微生物分别中的划线法和涂布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一般的消毒、灭毒的方法,进行无菌技术的操作。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体验微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之间的亲密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培育基的制备、微生物的培育的操作。?
四、教学难点:
培育基的制备和微生物的分别。?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中,都利用了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其中的微生物来自于制作过程中的自然感染。而在工业化生产中,为了提高发酵的质量,须要获得优良菌种,并保持发酵菌种的纯度。这就要涉及到微生物的培育、分别、鉴别等基本技术。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微生物的培育和应用专题。
(二)新课探究
1.培育基的概念:人们依据微生物对养分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养分基质。
2.培育基类型:
a.按物理状态来分:固体培育基和液体培育基。
b.按功能来分:选择培育基和鉴别培育基。
c.按成分来分:自然培育基和合成培育基
3.培育基的基本成分:水、碳源、和氮源、无机盐等养分物质,
学生通过主动的分析,相识培育基的基本组成成分,并结合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中的学问,让学生从生物体构成的基本元素这一角度理解培育基中为什么都须要具备这些基本成分。
另外还须要满意微生物生长对pH、特别养分物质.
无菌技术
1、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微生物,强调无菌操作的重要性。无菌操作泛指在培育微生物的操作中,全部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获得纯净培育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并让学生探讨如何做到无菌操作。
?2.学生阅读课本材料,并比较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区分。
a.消毒:指运用较为温柔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b.灭菌:运用剧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全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而达到完全无菌之过程。
?3、常用的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1)消毒的方法:
a、煮沸消毒法:100℃煮沸5-6min。
b、巴氏消毒法:70-75℃下煮30min或80℃下煮15min。
c、化学药剂消毒法:用75%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氯气消毒水源。
d、紫外线消毒。
?(2)灭菌的方法:
a、灼烧灭菌
b、干热灭菌:160-170℃下加热1-2h
c、高压蒸气灭菌:100kPa、121℃下维持15-30min
2.比较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分。
1、老师结合课本P17侧边资料,讲解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育基的基本成分。
2、老师演示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育基步骤是:
a.计算:依据培育基配方比例,计算配制100ml的培育基,各种成分用量。
b.称量:精确称取各种成分。
c.溶化:将称好的牛肉膏加少量水溶化后,加入称量好的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加热溶解,并补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d.灭菌:将配置好培育基转移到锥瓶中,塞上棉花塞,包上牛皮纸,再放入高压蒸气灭菌锅,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灭菌15~30min。将培育基用旧报纸包袱,放入干热灭菌箱内,在160~170℃下灭菌2h。
e.倒平板:待培育基冷却到50℃左右时,在酒精灯旁边倒平板。
学生观看培育基的制作视屏。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同步训练》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