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2007数据库应用技术教学课件作者杨江文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图3-9 保存查询 返回 图3-8 查询结果 返回 图3-7 在查询设计视图中添加字段 返回 表3-10 查询设计区 返回 图3-6 查询设计视图 返回 表3-9 查询按钮的功能 返回 图3-5 查询专用按钮 返回 图3-4 添加查询数据源表 返回 表3-8 日期表达式 返回 表3-7 文本表达式 返回 表3-6 运算符 返回 表3-2 数值函数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表3-3 字符函数 返回 下一页 上一页 表3-4 日期/时间函数 返回 下一页 上一页 表3-5 统计函数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续表 返回 上一页 表3-1 直接常量的表示方法 返回 下一页 上一页 图3-3 查询的SQL视图 返回 下一页 上一页 图3-2 查询的数据表视图 返回 图3-1 查询的设计视图 返回 图3-40 交叉表查询向导对话框(四) 返回 图3-39 交叉表查询向导对话框(三) 返回 图3-38 交叉表查询向导对话框(二) 返回 图3-37 交叉表查询向导对话框(一) 返回 图3-36 新建查询对话框 返回 图3-35 自定义计算查询结果 返回 图3-34 自定义计算查询 返回 图3-33 分组汇总查询结果 返回 图3-32 分组汇总查询 返回 图3-31 查询设计 返回 图3-30 查询结果 返回 图3-29 SQL视图 返回 图3-28 查询结果 返回 图3-27 汇总查询 返回 表3-11 “总计”下拉列表项 返回 图3-26 “总计”选项 返回 图3-25 在SQL视图中查看查询 返回 图3-24 按部门和职称查询的结果 返回 图3-23 输入“副高级” 返回 图3-22 输入“业务部” 返回 图3-21 多参数查询设计视图 返回 图3-20 在SQL视图中查看查询 返回 图3-19 按部门查询结果 返回 图3-18 输入参数值对话框 返回 图3-17 单参数查询设计视图 返回 图3-16 在SQL视图中查看查询 返回 图3-15 查询结果 返回 图3-14 查询设计 返回 图3-13 在SQL视图中查看查询 返回 图3-12 查询结果 返回 图3-11 查询设计 返回 图3-10 在SQL视图中查看查询 返回 3.4 SQL查询 Select 员工编号,姓名,性别,政治面貌 from 员工基本信息 Where 政治面貌=团员 Union Select 员工编号,姓名,性别,政治面貌 from 党员表 Order By 员工编号 (3)运行该查询,可以看到如图3-62所示的查询结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SQL查询 3.4.3 数据定义查询 数据定义查询与其他查询不同的是,利用它可以直接创建、删除或更 改数据表,或者在当前数据库中创建索引。 数据定义查询由Create语句实现,该语句的语法格式: Create Table 表名(字段名 数据类型[字段完整性约束条件] [,字段名 数据类型[字段完整性约束条件]]…)[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说明:表名是所要定义的基本表的名字,它可以由一个或若干个字段 组成,建表的同时还可以定义该表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如定义主键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SQL查询 【例3-17】用数据定义查询创建一个“员工档案”表,表中包括“员工编号”“姓名”“性别”“籍贯”和“家庭住址”5个字段。 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查询的设计视图,关闭“显示表”对话框,然后单击“查询类 型”选项组中的“数据定义”按钮,打开查询的SQL视图。 (2)在查询的SQL视图中输入以下SQL语句: Create Table员工档案(员工编号 Text,姓名Text,性别Text,籍贯Text, 家庭住址Text ,Primary Key(员工编号)); 说明:Create Table是语句创建表,Primary Key是语句指定主键。 (3)运行该查询,系统会根据指定的表结构创建一个名为“员工档案”的表。 上一页 返回 上机任务 任务?1:以表“Teacher”为数据源创建一个选择查询,查找并显示教师的“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和“工作时间”5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CX1”。 任务?2:以表“Teacher”为数据源创建一个选择查询,查找并显示在职教授的“编号”“姓名”和“联系电话”3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CX2”。 任务?3:以表“Teacher”为数据源创建一个选择查询,查找并显示教师的“编号”“姓名”和“工龄”3个字段内容。其中“工龄”为计算字段,教师工龄计算公式为:工龄=Year(Date())-Year([工作时间]),所建查询命名为“CX3”。 下一页 返回 上机任务 任务?4:将“Teacher”表中所有男教师的“编号”“姓名”“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