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背土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024).docx
第2课时背土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024)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背土豆”为主题,紧密结合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通过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数字2,并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字2的内涵,提升逻辑推理能力。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加法与减法,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同时,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数字2的含义,能够准确数出2个物体。
②掌握加法运算的初步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2以内的加法计算。
③学习减法运算的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2以内的减法计算。
2.教学难点,
①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加法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②建立数与数的联系,理解数字2在数轴上的位置。
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图形表示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字2的概念。
2.运用游戏化教学,设计“背土豆”等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3.实施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动画或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土豆吗?”的问题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土豆的特点和用途。
-回顾旧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数字1,提问学生“你们能数出几个土豆?”以此复习数字的概念。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土豆,讲解数字2的含义,即“两个土豆”。
-举例说明:教师展示两张土豆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是两个土豆”。
-互动探究:教师提问“如果我有两个土豆,你还能给我几个土豆?”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个土豆”,从而引出加法概念。
3.实践操作(约15分钟)
-学生活动:教师发放土豆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数出两个土豆,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数数错误,确保学生正确理解数字2的概念。
4.游戏活动(约10分钟)
-“背土豆”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背土豆”游戏,每个学生背一个土豆,然后数出自己背的土豆数量,进一步巩固数字2的概念。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土豆商人”、“顾客”等,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运用数字2进行简单的买卖交易。
5.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包括数数、加法、减法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6.总结反思(约5分钟)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字2的概念和加法运算的重要性。
-学生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7.作业布置(约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数一数家里的土豆,并尝试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师提醒: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完成情况,鼓励学生在家继续学习。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数学启蒙故事集》:这本书中的故事以数学为基础,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有趣的角色,向孩子们介绍数学的基本概念,如数字、加减法等。例如,故事《小猪的苹果树》通过小猪收获苹果的过程,引入了加法运算。
-《数学游戏乐园》:这本书包含了一系列数学游戏,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例如,“数数接力”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数数和计数。
-《生活中的数学》:这本书以日常生活为背景,展示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通过分析购物时的找零问题,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实际应用。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设计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与家人一起进行简单的数学游戏,如“数土豆游戏”,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字2的理解。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如商店的标价、时间的记录等,鼓励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解释和计算。
-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调查社区或学校中的数学应用案例,如“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分类”,通过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推荐学生阅读《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发明和发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组织学生参与数学竞赛或挑战活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