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课时 怎样搭得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发布:2025-04-10约4.3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课时怎样搭得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怎样搭得高》,这是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中的章节。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不同形状、不同长度的积木搭建成不同高度塔的方法。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之前学习到的几何图形和长度测量有关,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巩固对长度和形状的认识,并激发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和体验不同形状的积木在高度上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搭建积木塔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运用几何图形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搭建积木塔,让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4.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搭建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搭建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理解并掌握不同形状和长度积木搭建高度塔的规律。

解决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搭建方法对塔高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总结出搭建规律。

2.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

解决办法:设计多样化的搭建任务,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通过教师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积木搭建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搭建规律。

2.实验法: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搭建体验不同的搭建方法。

3.讨论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搭建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搭建高度。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不同形状积木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实物操作:准备各种形状和长度的积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3.视频辅助:播放搭建积木塔的示范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搭建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讲台前,微笑着面对学生,用亲切的语气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趣的主题——《怎样搭得高》。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通过搭建得来的,比如我们的房子、桥梁,还有我们小时候玩的积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如何用积木搭得更高。”

2.学生们互相交换眼神,表现出好奇和期待。

(二)新课讲授

1.老师拿出一些不同形状和长度的积木,展示给学生看:“同学们,你们看,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用的积木。它们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可以用它们来搭建各种各样的东西。”

2.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积木的特点:“这些积木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不同的形状,还有大、中、小不同的尺寸。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特点,搭建出更高的积木塔。”

3.老师开始讲解搭建积木塔的基本步骤:“首先,我们要选择一个稳定的底座,然后根据底座的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积木进行搭建。搭建时,要注意让积木之间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塔的稳定性。”

(三)动手实践

1.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积木,并说明:“现在,请大家按照刚才讲的方法,尝试搭建一个积木塔。注意,我们要尽量让塔搭得高一些,同时保持塔的稳定性。”

2.学生们开始动手实践,老师巡回指导,观察每个小组的搭建情况。

(四)小组交流

1.老师走到每个小组旁边,询问:“同学们,你们搭建得怎么样了?遇到了什么问题?”

2.学生们纷纷回答:“老师,我们遇到了问题,不知道怎么让塔搭得更高。”

3.老师鼓励学生:“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五)总结规律

1.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搭建积木塔的规律:“通过刚才的实践,我们发现,要让积木塔搭得更高,有几个关键点:一是选择合适的底座,二是让积木之间紧密结合,三是注意塔的稳定性。”

2.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分享自己的搭建经验。

(六)拓展延伸

1.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除了用积木搭建,你们还能想到其他方法让物体搭得更高吗?”

2.学生们踊跃回答,有的说可以用纸卷成圆柱形,有的说可以用瓶子堆叠。

(七)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搭得高》这一课,了解了搭建积木塔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更多有趣的搭建作品。”

2.学生们点头表示认同,脸上洋溢着成就感。

(八)课后作业

1.老师布置作业:“请大家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搭建一个物体,并记录下搭建过程和心得体会。”

2.学生们认真听讲,期待着回家后的实践。

六、拓展与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