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15 搭船的鸟 名师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docx
第5单元15搭船的鸟名师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通过《搭船的鸟》一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通过阅读、品味、模仿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搭船的鸟》,学生将学会运用观察和想象丰富语言表达,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感受自然之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同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视生命的人文情怀。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自然和生活充满好奇心,观察力逐渐增强,但注意力易分散,自控力相对较弱。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但对语言表达和审美鉴赏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在行为习惯上,课堂参与度较高,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本节课《搭船的鸟》的阅读,对学生来说,有助于他们进一步了解自然界的奇妙,激发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同时,通过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此外,由于学生对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理解有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适当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课文中的细节和描写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直观展示课文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物教具:使用与课文相关的实物,如鸟类图片或模型,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内容。
3.互动软件:利用互动软件进行课堂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叫做《搭船的鸟》。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只小鸟搭船旅行,它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呢?”
2.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3.老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二、整体感知
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节奏。
3.老师提问:“同学们,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学生回答:“这篇课文写了一只小鸟搭船旅行的故事。”
5.老师总结:“没错,课文通过小鸟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
三、分段学习
1.第一段:介绍小鸟搭船旅行的背景。
a.老师提问:“同学们,小鸟为什么要搭船旅行呢?它旅行的目的地是哪里?”
b.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c.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搭船”这个词语,解释其含义。
2.第二段:描绘小鸟沿途所见。
a.老师提问:“小鸟在旅途中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b.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c.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第三段:小鸟在船上遇到困难,其他鸟类帮助它。
a.老师提问:“小鸟在旅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如何解决的?”
b.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c.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同伴互助的精神。
4.第四段:小鸟安全抵达目的地,感慨大自然的美丽。
a.老师提问:“小鸟对这次旅行有什么感想?”
b.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c.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四、品析课文
1.老师提问:“同学们,这篇课文中有哪些词语或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老师点评。
3.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比、衬托等。
4.老师总结:“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五、巩固练习
1.老师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对应的词语。
2.学生找出词语,老师点评。
3.老师提问:“同学们,如果你们是小鸟,你们会搭船去哪里旅行?”
4.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老师点评。
六、课堂小结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2.老师提问:“同学们,通过学习《搭船的鸟》,你们有什么收获?”
3.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老师点评。
4.老师总结:“希望大家能够热爱大自然,学会观察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七、课后作业
1.课后阅读《搭船的鸟》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a.小鸟在旅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b.小鸟是如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