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自考专业(学前教育).docx

发布:2025-04-10约8.13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自考专业(学前教育)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哪种音乐教学方法强调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A.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B.柯达伊教学法

C.铃木教学法

D.奥尔夫教学法

答案:D。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通过即兴创作、身体律动等方式让儿童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儿童的()。

A.音乐技能

B.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C.音乐知识

D.音乐创造力

答案:B。培养学前儿童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核心。

3.一般来说,3-4岁儿童能够感知的音乐要素是()。

A.节奏

B.音高

C.音色

D.和声

答案:A。3-4岁儿童主要能感知音乐中的节奏要素。

4.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引导儿童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这是在培养儿童的()。

A.音乐感知能力

B.音乐创造能力

C.音乐表现能力

D.音乐理解能力

答案:C。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是培养儿童音乐表现能力的方式。

5.柯达伊教学法中使用的手势是为了帮助儿童()。

A.认识音符

B.感受节奏

C.理解和声

D.辨别音高

答案:D。柯达伊教学法的手势主要用于帮助儿童辨别音高。

6.下列哪首歌曲适合小班儿童演唱?

A.《歌唱祖国》

B.《两只老虎》

C.《茉莉花》

D.《青藏高原》

答案:B。《两只老虎》旋律简单、歌词重复,适合小班儿童演唱。

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不包括()。

A.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B.社会文化需求

C.教师的个人喜好

D.音乐学科的特点

答案:C。教师个人喜好不能作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8.教师在教儿童唱歌时,应先()。

A.教歌词

B.教旋律

C.范唱

D.让儿童自己尝试唱

答案:C。教师教儿童唱歌时应先范唱,让儿童有直观的感受。

9.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儿童节奏感的最佳方法是()。

A.让儿童听大量的音乐

B.让儿童进行节奏练习

C.让儿童模仿教师的节奏动作

D.让儿童创作节奏型

答案:B。进行节奏练习是培养儿童节奏感的最佳方法。

10.以下哪种乐器属于打击乐器?

A.钢琴

B.小提琴

C.木鱼

D.手风琴

答案:C。木鱼属于打击乐器,钢琴、手风琴属于键盘乐器,小提琴属于弦乐器。

11.儿童在欣赏音乐时,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晃身体,这表明儿童具有()。

A.音乐感知能力

B.音乐创造能力

C.音乐表现能力

D.音乐理解能力

答案:A。随着音乐节奏摇晃身体体现了儿童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1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不包括()。

A.歌唱活动

B.音乐欣赏活动

C.音乐创作活动

D.音乐理论学习活动

答案:D。学前儿童主要通过实践活动学习音乐,音乐理论学习活动不适合学前儿童。

13.铃木教学法强调()。

A.儿童的自主学习

B.教师的示范作用

C.音乐环境的营造

D.以上都是

答案:D。铃木教学法强调儿童的自主学习、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音乐环境的营造。

14.4-5岁儿童能够感知的音乐要素除了节奏外,还包括()。

A.音高

B.音色

C.和声

D.以上都是

答案:A。4-5岁儿童除了能感知节奏外,还能感知一定的音高。

15.教师在音乐活动中运用图谱,主要是为了帮助儿童()。

A.理解音乐

B.记忆歌词

C.感受节奏

D.以上都是

答案:D。图谱可以帮助儿童理解音乐、记忆歌词和感受节奏。

16.以下哪种音乐活动形式最能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

A.独唱

B.独奏

C.合唱

D.个人音乐创作

答案:C。合唱需要儿童之间相互配合,最能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

1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不包括()。

A.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B.培养儿童审美能力

C.提高儿童学习成绩

D.促进儿童情感表达

答案:C。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主要促进儿童智力、审美、情感等方面发展,与提高学习成绩没有直接关联。

18.儿童在歌唱时,声音应该()。

A.响亮、高亢

B.轻柔、自然

C.模仿成人

D.随意发挥

答案:B。学前儿童歌唱时声音应轻柔、自然。

19.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提问“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受?”这是在培养儿童的()。

A.音乐感知能力

B.音乐创造能力

C.音乐表现能力

D.音乐理解能力

答案:D。通过提问让儿童表达感受,培养的是儿童的音乐理解能力。

20.以下哪种音乐教学法注重培养儿童的内心听觉?

A.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B.柯达伊教学法

C.铃木教学法

D.奥尔夫教学法

答案:A。达尔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