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 八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4课时 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实录 苏教版.docx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八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4课时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实录苏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八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4课时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实录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星期X第X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数感,通过操作和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知10以内数字的组合与分解。
2.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练习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运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组合,能够正确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②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让学生熟练运用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字的组合与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直观教具和具体操作来辅助理解。
②学生在加法运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如进位和借位的混淆,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教师的耐心指导来克服。
③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帮助学生将加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一过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教具和图片展示得数是6、7的加法组合,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探索加法运算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加法接力”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加法运算的记忆和理解。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动画演示加法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加法概念。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数字加法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教师提问学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能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吗?”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加法知识。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得数是6、7的加法组合。通过PPT展示加法算式,并解释加法运算的基本原理。
-举例说明: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如“3+3=6”和“4+2=6”,帮助学生理解得数是6的加法组合。
-互动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找出更多的得数是6的加法组合,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3.巩固练习(约30分钟)
-学生活动:教师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得数是6、7的加法练习题。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难题。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教室,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4.游戏活动(约10分钟)
-“加法接力”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进行加法运算,第一个完成的小组获得加分。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5.小组合作(约15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题目,通过合作完成解题过程。题目可以包括得数是6、7的加法运算和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解题思路,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解题任务。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解题过程,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6.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得数是6、7的加法组合的重要性。
-学生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7.布置作业(约2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得数是6、7的加法练习题,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知识点梳理
1.加法的基本概念
-加法的定义:加法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用于求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结果。
-加法的性质: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2.10以内数的加法
-10以内数的加法包括两个数相加,其和不超过10的情况。
-加法运算的步骤:先确定加数的顺序,然后逐位相加。
3.得数是6的加法组合
-得数是6的加法组合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1+5=6
b.2+4=6
c.3+3=6
d.4+2=6
e.5+1=6
-学生需要能够识别和记忆这些组合。
4.得数是7的加法组合
-得数是7的加法组合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1+6=7
b.2+5=7
c.3+4=7
d.4+3=7
e.5+2=7
f.6+1=7
-学生需要能够识别和记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