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我的好习惯 3《我不拖拉》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4-12约4.5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3《我不拖拉》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3《我不拖拉》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我不拖拉》,选自新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良好习惯紧密相关,如按时完成作业、按时起床等,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拖拉的危害,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责任感,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学习《我不拖拉》,学生能够认识到遵守时间的重要性,培养自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增强对规则和法律的尊重,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拖拉行为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方法。

难点:

1.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拖拉的负面影响,引发学生共鸣。

2.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时间管理游戏,亲身体验时间管理的方法。

3.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行为,制定个人时间管理计划。

4.鼓励学生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拖拉行为的不良后果,提高学生的警觉性。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时间管理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时间管理的图片、视频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2.互动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时间管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实践。

3.实物教学:使用时钟、日历等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时间流逝,增强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拖拉吗?它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什么影响?”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回顾旧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时间管理和习惯养成的知识,如“什么是好习惯?为什么我们要养成好习惯?”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拖拉的定义、原因以及它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如“拖拉是一种拖延行为,它会导致任务积压,影响效率,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举例说明: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拖拉行为,如作业拖延、起床晚等,帮助学生理解拖拉的具体表现。

-互动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如“你们觉得如何才能克服拖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巩固练习(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设计一份个人时间管理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任务、休息时间和娱乐活动。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教室,对学生的计划进行点评,提供修改建议,确保计划切实可行。

4.活动体验(约20分钟)

-时间管理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时间管理接力赛”,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任务,完成任务最快的小组获胜。

5.案例分析(约15分钟)

-教师展示一个拖拉行为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拖拉的原因和后果。

-学生讨论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提出改进措施。

6.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7.作业布置(约2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个人时间管理计划,记录一周内的学习和生活时间,并分析自己的时间管理情况。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

-学生能够明确理解拖拉的定义、原因和后果,认识到时间管理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方法,如优先级排序、设定目标、分解任务等。

-学生能够区分重要任务和紧急任务,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2.能力培养方面

-学生在讨论和互动探究过程中,提高了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作业,锻炼了自主规划和执行计划的能力,培养了自我管理意识。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3.行为改变方面

-学生在活动体验中,体验到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逐渐改变了拖延的习惯。

-学生能够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