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急性脑血管病(简).ppt

发布:2025-04-10约9.7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余发明指反复发作的脑局部血流一过性减少所引起的一种局限性短暂性脑功能障碍。一、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微栓塞主要病因。颈部大动脉管壁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的微栓子进入颅内血管,引起微栓子在脑内末梢小动脉内停滞,不久碎裂随血液流走。椎动脉受压突然而急剧的头部或颈部伸屈,可压迫粥样硬化的椎动脉,减少脑血流量,引起TIA,尤其在颈椎病的基础上易发生。【病因和发病机制】余发明血流动力学改变颈内动脉狭窄超过90%影响脑血流量,休克、心律失常等引起血压突然降低时,发生短暂脑缺血发作,尤以椎一基底动脉狭窄。心功能障碍和心律失常心肌梗死、风湿性心瓣膜病、弥漫性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房粘液瘤、严重心律失常等均可引起TIA。其他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颅内或锁骨下盗血综合征都可引起TIA。余发明【临床表现】起病急骤,症状消失快,一般持续数分钟到30min,最长不超过24h。多数无意识障碍,不留后遗症,可反复发作。颈内动脉系统TIA表现对侧肢体和(或)面部无力、瘫痪、麻木、感觉障碍、同侧单眼失明、右侧偏瘫可伴失语。椎一基底动脉系统YIA表现眩晕、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吞咽困难、视野缺损,一侧或双侧肢体、面部的运动和(或)感觉障碍。余发明【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主要依据病史。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定位症状(体征);发病急,不呈进行性经过,症状消失快,最长不超过24h;大多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颅脑CT或MRI检查可发现脑梗死或其他脑病损伤。正电子发射脑断层扫描(PET)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有脑缺血区可供诊断参考。余发明鉴别诊断主要与局限性癫痫病有鉴别。大多数局限性癫痫继发于脑部病变,其发作常有肢体抽动而非瘫痪,视幻觉而非视力丧失,在几分钟内逐渐进展。脑电图检查可发现异常,特殊检查可发现脑的病灶。余发明【治疗】最重要的是寻找和治疗中风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病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预防性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集剂:阿司匹林,噻氯匹定,双嘧达莫等。抗凝药物:肝素100mg,低分子肝素4000IU,2次/d,腹壁皮下注射。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离术。脑保护治疗钙拮抗剂。余发明二、脑梗死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病因与发病机理】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血液粘稠度高动脉内膜粗糙管腔狭窄红细胞、血小板和纤维素粘附血小板释放反应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动脉闭塞脑梗死余发明【病理】闭塞血管内可见血栓形成或栓子、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炎等。6~24h内,缺血区脑组织苍白,轻度肿胀,神经细胞等有明显缺血改变。24~48h内,脑梗塞灶中央组织坏死。以后病变区液化变软,周围组织有水肿和点状出血。液化坏死的脑组织被吞噬、清除,最后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瘢痕。余发明【临床表现】病史:高血压、糖尿病、TIA或中风。前驱症状: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无力等。起病情况:相对缓慢,夜间醒来或清晨起来时发现一侧肢体活动不灵、失语等。症状逐渐加重,于数日内达高峰,意识清楚,或轻度短暂障碍。颈内动脉闭塞病侧视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及同向偏盲(三偏征)。主侧半球受累尚可出现失语,少数病例可有昏迷。余发明大脑中动脉闭塞主干闭塞则表现为对侧三偏征群。主侧半球主干闭塞可有失语。重者可产生意识障碍。大脑前动脉栓塞表现为对侧肢体的运动与感觉障碍,以下肢明显,可伴有尿潴留,肌张力不高,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还可出现情感淡漠、失语等。椎一基底动脉闭塞主要发生于脑桥、中脑及两侧枕叶。症状复杂多样。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和感觉障碍,眼肌麻痹,瞳孔缩小,眼球震颤,眩晕,共济失调,构音困难和吞咽困难。严重者昏迷、高热,甚至死亡。余发明磁共振(MRI)数小时内病灶区就有信号改变,特别是脑干和小脑的病灶,以及腔隙性梗死。比CT更准确。01脑脊液检查适于诊断还不能确定的情况。脑梗死一般脑脊液检查大多正常,但脑梗死演变为出血性梗死可含血。02【辅助检查】03计算机体层成像(CT)多数24h内不显示密度变化,24~48h,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周围水肿区。脑占位效应和是否转为出血性梗死。脑干内或直径小于5mm不能显示。04余发明【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发病情况:常于安静或睡眠中发病,起病相对缓慢,症状逐渐加重。表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症状,意识常清楚或轻度障碍。病史:多有脑动脉硬化等.CT、MRI:显示梗死部位和范围。鉴别诊断另见表余发明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