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电子教案 6-1 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1.docx
教案(十六)
课程名称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授课章节
第6章: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
第1节:旅行社人力资源概述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熟悉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意义。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旅行社实际的用人需求,设计合理的人力资源选拔方法。
教学重点
1.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2.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
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实施
导入案例
导游“四无”现象:无底薪无保障无尊严无身份
流失:2014年导游资格考试各地报考人数锐减,江苏报考人数比2013年减少3000人,福建减少两成,湖北下降近三成;
艰难:无底薪和保险,现在绝大部分导游都是拿计时工资,没有底薪也没有保险,“带不到团就吃不上饭”;
委屈:无论对错先道歉,“总说游客是弱势群体,其实旅行社和导游也是弱势群体”。采访中,绝大部分导游都向记者表达了缺乏职业尊严、游客过度维权、监管部门处理偏颇带来的委屈;
迷惘:职业身份不清,“导游是旅游行业的主体,但是从业性质却没有纳入正规的劳动体系,它到底归属于谁?不知道。”海南省旅游局质监部门一位干部表达了导游职业身份认同的忧虑与不平。
(资料来源:新华网2015-05-04)有删减
思考:导致导游“四无”现象频出的根源在哪里?
讲授新课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
人力资源(HumanResource,简称HR)这一概念曾经先后于1921年和1949年在约翰.R.康芒斯(John.R.Commons)两本著作《产业信誉》和《产业政府》中使用过,康芒斯也被认为是第一个使用“人力资源”一词的人,但是当时“人力资源”只是一个词汇而已。
人力资源是指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人们的总和。人力资源的数量由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量决定,而人力资源的质量依赖于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教育程度和技能。旅行社核心产品是向旅游消费者提供的基本、直接的使用价值,以满足其旅游需求和利益。具体地说,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旅行社产品的核心。
二、旅行社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一)旅行社人力资源的概念
能够推动整个旅游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
从目前我国旅行社企业看,由于旅行社业务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旅行社人力资源的分布比较广泛,一般来讲按照工作职责和对象分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三部分。
(二)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特征
1、创造性
2、能动性
3、独立性
4、分散性
5、流动性
6、知识性
三、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特点及意义
(一)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人力资源管理(HumanResourceManagement,HRM)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在德鲁克1954年提出人力资源概念之后。虽然它出现的时间不长,但是发展的速度却非常的快,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国内外学者们给出了很多的解释,综合起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企业中使人们能够更有效发挥作用的一种管理职能,它主要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金体系和福利等方面的工作。
在这样的基础上,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就可以被定义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以人的价值观为中心,为处理人与人、人与工作、人与组织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旅行社人力资源的取得、保持、利用与开发等方面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同时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旅行社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旅行社的目标。这就要求旅行社用科学的方法使个人与岗位相匹配,使旅行社的人力资源实现最优组合,为旅行社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利益。
(二)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综合复杂性
2、系统性
3、季节性
4、流动性
议一议:作为旅行社的管理人员,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规避季节性和流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1、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挖掘员工潜能
2、能增强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率
3、能拓展旅行社人力资本,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四、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旅行社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足,人力资源管理表面化
(二)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公平、不灵活,人员流失严重
(三)旅行社人力资源结构失衡,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四)旅行社员工考核、激励制度不合理
回顾总结
总结回顾本堂课重点知识: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