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早睡早起(教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部编版).docx
第12课早睡早起(教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部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12课早睡早起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第X节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规律、热爱生活的情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早睡早起对身体和学习的积极作用,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理解早睡早起的重要性,掌握如何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细节:
-举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早睡早起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练习:设计一个简单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帮助学生克服作息时间上的困难,形成稳定的作息习惯。
-细节:
-举例:讨论如何应对夜间晚睡的诱惑,如使用定时提醒、睡前放松活动等。
-活动: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克服晚睡习惯的经验和方法。
-检测:通过日常观察和自我报告,评估学生作息习惯的改善情况。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和故事,生动讲解早睡早起的重要性。
2.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个人作息时间表,互相学习和改进。
3.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一天的生活,体验合理作息带来的变化。
4.利用多媒体展示健康作息的益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5.适时引入游戏环节,如“时间管理接力”,在玩乐中提高时间观念。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教师以故事导入,讲述小明因为作息不规律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的经历,引发学生对作息习惯的思考。提问:“大家认为良好的作息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影响?”(用时3分钟)
2.新课讲授
-详细内容:
1.教师展示早睡早起对身体和学习的好处,如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力等,通过图片和实例说明。(用时5分钟)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提出建议:包括早晨起床、午休、晚餐、睡前准备等时间点。(用时7分钟)
3.分析晚睡的原因,如电子产品诱惑、学习压力等,提出克服晚睡的方法,如设定闹钟、减少晚间娱乐时间等。(用时5分钟)
3.实践活动
-详细内容:
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说明理由。(用时10分钟)
2.各组展示时间表,其他同学提出改进意见,教师点评。(用时10分钟)
3.安排学生进行一周的作息时间表执行情况记录,下周进行分享和交流。(用时5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3方面内容举例回答:
1.如何安排课余时间: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平衡学习、娱乐和休息,如周末安排一次户外活动,提高生活质量。(用时5分钟)
2.如何应对晚睡诱惑:学生分享如何抵制电子产品诱惑,如设定“电子设备禁用时间”,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用时5分钟)
3.如何与家人沟通作息安排:学生讨论如何与家人沟通自己的作息计划,获得理解和支持。(用时5分钟)
5.总结回顾
-内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早睡早起对身体和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作息习惯的益处。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你认为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吗?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家长和老师如何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环节分析:本环节旨在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作息习惯,并思考如何改进。
-用时: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理解早睡早起对身体和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作息规律对健康的影响。
-学生能够制定并执行个人作息时间表,学会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自己作息不规律的原因,如电子产品诱惑、学习压力等。
2.能力提升
-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学会了如何克服晚睡的诱惑。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提升了沟通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
-学生对健康作息有了更加积极的态度,愿意改变不良的作息习惯。
-学生能够体会到规律作息带来的身心愉悦,增强了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能够主动与家人和老师沟通作息安排,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
4.行为改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学生在家庭作业和课外阅读等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学习成果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