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桩你有几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人教版(2012)音乐.docx
大树桩你有几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人教版(2012)音乐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上一堂有趣的音乐课,题目叫做“大树桩你有几岁”。这是我们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中的一课。这节课,咱们将一起探索音乐中的节奏和年龄,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人教版(2012)音乐)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节奏和年龄元素体验音乐的魅力。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模仿和创作,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自我表达的方式。
3.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通过欣赏和讨论,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学生能够准确感知和模仿歌曲中的节奏。
2.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歌曲中年龄元素所传达的情感。
难点:
1.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模仿能力较弱。
2.学生在表达情感时缺乏自信。
解决办法:
1.通过游戏和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节奏,提高模仿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倾听和鼓励,增强表达情感的自信心。
3.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不同年龄段的音乐风格,帮助学生理解情感表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音响设备、电子琴、录音机
-课程平台:班级音乐播放器、多媒体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音乐教学软件、歌曲节奏动画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小鼓、节奏棒)、音乐视频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大树桩你有几岁》这首歌,课前请大家先听一遍歌曲,思考一下歌曲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年龄的变化,准备好你们的发现。
-设计预习问题:你们觉得这首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通过节奏来表现年龄的?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大家已经听了歌曲,现在请你们写下自己对歌曲节奏和年龄表现的初步理解。
-思考预习问题:在纸上画出歌曲的节奏,尝试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不同年龄段的节奏变化。
-提交预习成果:将你们的节奏图和思考写在一张纸上,明天上课时带来。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独立思考和记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歌曲,方便学生课前预习。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探索《大树桩你有几岁》这首歌曲,看看它是如何用音乐来讲述年龄的故事的。
-讲解知识点:现在,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歌曲中节奏与年龄的关系,比如快节奏可能代表年轻,慢节奏可能代表年长。
-组织课堂活动:接下来,我们分组讨论,看看你们能从歌曲中找出哪些年龄的节奏特征。
-解答疑问:如果你们在讨论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举手提问。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思考老师讲解的知识点。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分享你们的观察和发现。
-提问与讨论: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或者疑问,勇敢地提出来。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节奏与年龄的关系。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请大家课后尝试创作一段简单的节奏,用节奏来表现不同的年龄。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一些与音乐节奏相关的书籍和视频,供大家课后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下周上课时,我会收集大家的作业,并给予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根据老师的要求,创作自己的节奏作品。
-拓展学习:利用推荐的资源,深入学习音乐节奏的相关知识。
-反思总结:思考自己的创作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通过反思,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大树桩你有几岁》这首歌曲不仅是一首简单的儿歌,它还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元素和教育价值。以下是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资源:
-不同文化的年龄节奏:探索不同文化中如何用音乐来表现年龄,如非洲鼓、中国戏曲等。
-节奏与年龄的关系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音乐节奏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影响。
-音乐节奏的心理学研究:了解音乐节奏对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2.拓展建议:
(1)音乐创作实践: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节奏作品,用节奏来表现不同的年龄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一首表现年龄变化的歌曲。
(2)音乐欣赏与讨论:
-播放不同年龄段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与年龄的关系。
-组织学生讨论不同音乐作品中年龄元素的表现手法,如节奏、旋律、歌词等。
(3)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