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科技三下第2课 感知媒体编码 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4-03-11约1.47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

第2课分享学习成果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下

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教版(2023)小学三年级下册第2课《感知媒体编码》,主要学习内容为1.在不同数字设备间复制数字资源的方法。2.在采集数字资源过程中感知媒体文件编码。媒体编码是学生初次接触,所以相对较为陌生。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学习情景,学习采集数字资源,了解不同数字资源的采集方法及工具,采集设备连接计算机实现资源共享,是信息素养的关键体现。在不同数字设备间复制数字资源的方法。在采集数字资源过程中感知媒体文件编码是重点,更能体现信息科技的核心的素养。

核心素养

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通过采集数字资源,了解不同数字资源的采集方法及工具,连接计算机实现数据共享,进而了解数字资源对社会发展何人们生活的影响,规范第进行网络信息交流。

计算思维:采集数字资源,了解不同数字资源的采集方法及工具,了解不同类型的媒体文件。

3.数字化学习和创新:学生借助采集数字资源,了解不同数字资源的采集方法及工具,连接计算机实现数据共享,感受应用信息科技,体验传播的优势。

4.信息社会责任:学生通过在了解不同类型的媒体文件的学习,感受信息魅力,使用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进行网络交流,提高互联网法律法规意识。

重点

1.在不同数字设备间复制数字资源的方法。2.在采集数字资源过程中感知媒体文件编码。

难点

1.在不同数字设备间复制数字资源的方法。2.在采集数字资源过程中感知媒体文件编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音频,图片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老师播放一首古诗,这是老师课前录制的古诗。这右边是一幅,老师去公园时拍下的。你们想一想,两个文件是如何采集的,又是怎么放到电脑中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感知媒体编码》。

看、听、讨论、回答

通过思考,发表言论,引发学生思考,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构新知

(一)小组讨论:

1.很多数字设备都有采集数字资源的功能,它们是如何采集这些资源的?不同数字设备间是如何实现文件的复制的?

2.讨论实践3分钟

3.小组代表发表看法

采集数字资源

数码相机:采集图像资源

话筒:采集音频资源

摄像头:采集视频资源

数码摄像相机:采集视频、

图像资源手机:采集图像、音频、视频资

数字资源复制到计算机

各类媒体文件

图片

音频

视频

文档

表格

观看

观察

操作

思考

发言

小组完成任务

观看、思考

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堂指导,并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助。

分享交流收集经验。

学生通过线上分享学习成果,评价作品,学会资源共享,合理规范使用网络,达到教学目标,提高信息意识,增强社会信息责任。

学生通过4个活动,讨论,思考,动手练习等,增强信息保护意识,提高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学生能有意识地遵循网络法律法规,实现信息科技核心素养育人目标。

通过思考分享,等级评星环节,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三.课堂练习

录制音乐课上学到的歌曲,并上传学习平台。

思考答题

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老师用击鼓传花随机抽取一名同学来总结一下。看看谁是幸运者。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总结。

学生记录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达到深化提高目的。

五.板书

感知媒体编码

在不同数字设备间复制数字资源的方法。

在采集数字资源过程中感知媒体文件编码。

看,读

学会学会总结,快速获取信息的好习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