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问题和对策.doc

发布:2018-10-07约3.2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问题和对策   [摘 要]本文就结合检验过程中易出现的上述问题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适用锅炉正常稳定燃烧的处理办法,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和大型化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 运行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K229 6+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35-01   引言   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高、污染低、煤种适应性好。它几乎可燃用各种品质燃料,如泥煤、烟煤(包括高硫煤)、无烟煤、矸石、焦炭、工业废料、城市垃圾等。床内直接添加石灰存等脱硫剂,投资小、脱硫效率高。这种炉型是目前环保节能型电厂的发展方向。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新技术,锅炉结构特殊,燃烧方式与煤粉炉有本质的区别,本文对火电厂锅炉运行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   1.案例分析   景泰电厂2x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是由东方锅炉厂制造的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炉,紧身封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悬吊结构、炉顶设密封罩壳。自投运以来各项指标基本能达到设计要求,但是在低负荷运行时,床层上下温差(后墙)偏差大,负荷165MW时最大平均温差:201℃。现就此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和运行存在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2.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问题及原因   2.1 锅炉达不到额定出力   1)分离器达不到设计效率;分离器运行效率低于设计值或几个分离器物料分离不平衡。   2)悬浮段受热面与密相区布置不恰当或有矛盾,特别是在燃烧燃种与设计煤种差别较大时,受热面布置不匹配,锅炉负荷变化时导致灰循环系统的各处温度变化从而造成各部温度偏差影响锅炉安全经济运行,限制了锅炉的负荷。   3)燃烧份额与设计值不相符或设计分配不合理,使炉内循环物料不足,影响锅炉的额定出力。   4)不同粒径的颗粒具有不同的燃烧、流化和传热等特性,燃料的粒径分布不合理必然会造成锅炉出力下降。   2.2 磨损   颗粒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地受热面和耐火材料表面进行冲击所造成的磨伤和损害成为磨损。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主要分受热面磨损和耐火材料及布风装置的磨损。在受热面磨损中,不管是水管、汽管、烟管还是风管的磨损,轻者导致热应力变化、使其受热不均,重者造成爆管或使受热面泄漏,严重时导致锅炉停炉,耐火材料磨损会使耐火层脱落、锅炉漏风或加重磨损受热面;布风装置磨损将导致布风不均,严重时会使锅炉结焦,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床温分布不均及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2.3 结焦   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一般在点火或压火过程中产生。结焦的主要原因是:   1)启动过程中,投煤时机不当,爆燃引起超温结焦;   2)燃料粒度过大、粒径分布不合理,局部流化不良造成超温而结焦;   3)运行中一次风量保持太小,改变整个炉膛的温度场,使锅炉出力降低,盲目加大给煤量,会造成炉床超温而结焦;   循环流化床锅炉核心燃烧区大约在距布风板高度1.2~1.6m,在此区域床温最高,东锅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测点分上下2层,下层床温测点没有伸出凸台且距凸面很近约3cm,分别布置在温度转换区,作为床层温度的参考和保护依据,运行中上下床温稍有差异很正常,在高负荷时床层温度高,风量大,床层流化充分,特别是二次风的增大,使得二次风刚性大幅提高(二次风刚性与二次风口的风速和质量的乘积mv成比例增加),二次风的穿透能力增强,在测温区域床料有垂直移动、水平转移、有脉动、涡流,形成一个良好的空气动力场,所以后墙凸台不易造成回料堆积,后墙下层测点基本能准确反映实际温度,各部温差基本没有。但是在低负荷时,一次风相对减小较少,二次风减幅较大,刚性减小,床层物料定向流动表现突出,减负荷过程中大量回料堆积在后墙凸台处难以带走(甚至掩埋下部测点),造成后墙上下温差增大。   4)压火操作不当或压火启动操作缓慢,造成物料流化不起来而局部结焦。   2.4 锅炉的磨损和浇注料脱落   流化床锅炉的磨损最严重部位是密相区浇注料与水冷壁的结合部,其次是水平烟道中的部分管道、密相区浇注料脱落部位。浇注料脱落主要发生在锅炉冷态点火初期,脱落后的浇注料修复后同旧的浇注料结合差,效果不理想,影响锅炉带负荷和机组的长期运行。锅炉频繁的启停、不恰当的养护措施可能导致炉内浇筑料在膨胀和收缩过程中的脱落。   3.循环流化床锅炉问题解决对策   3.1 锅炉达不到额定出力的解决途径   如何使循环流化床锅炉能够满负荷运行,这是设计、制造、使用单位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随着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艺过程和运行特性的深入了解,并通过细致地原因分析后,已经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例如,改进分离器结构设计,合理解决分离器进料不均问题,提高其分离效率,改进燃料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