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3)-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3)-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3)-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3)-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本章节属于数学基础知识范畴,旨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概念,建立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认识。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表示和比较简单的分数,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学生将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抽象意义,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学会用分数表示和比较简单数量关系,并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模型进行解决。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分数的表示。
难点:分数与实际情境的结合,分数的比较和分数与整数的转换。
解决办法:
1.通过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直观形象,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分数,发展数学抽象能力。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比较分数大小和分数与整数的转换练习,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4.通过实例分析和变式练习,帮助学生克服对分数比较和转换的困难,强化数学建模能力。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实物教具(如圆形纸片、分数条)、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数学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分数动画演示视频、在线互动练习系统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材料包、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出示一个被平均分成了若干份的图形,提出问题:“如果这个图形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一份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你能用分数表示出来吗?”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整数除法知识,提问:“还记得如何计算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吗?”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首先介绍分数的定义,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就是一个分数单位。
-举例说明:展示几个具体的例子,如将一个圆形分成4份,每份是圆的1/4,将一条线段分成3段,每段是线段的1/3。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自己画分数,并解释其意义。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分数的画法和意义的理解题目。
-教师指导:巡视课堂,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分数的例子,增强对分数的理解。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找到家中或学校中的物品,用分数表示它们被分成的部分。
-提示学生注意作业的质量,鼓励他们通过画图或文字描述来展示他们的理解。
(以下为详细的教学过程描述)
1.导入(约5分钟)
-教师展示一个圆形的教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个圆形平均分成若干份。
-提出问题:“如果这个圆形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一份是这个圆形的几分之几?”
-学生通过讨论和尝试,得出结论:“每一份是这个圆形的1/4。”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教师讲解分数的定义,强调分数表示的是整体被平均分成的若干份中的一份。
-通过实物教具(如分数条)展示如何用分数表示不同数量的部分。
-举例说明:展示将一个圆形分成4份,每份是圆的1/4;将一条线段分成3段,每段是线段的1/3。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分数的特点,如分数的分子表示分得的份数,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总份数。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分数的画法和意义的理解题目。
-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以下任务:
-画出分数1/2、1/3、1/4,并解释其意义。
-将一些日常物品(如一块蛋糕、一条绳子)用分数表示其被分成的部分。
-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如1/2和1/3。
-教师巡视课堂,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分数的概念。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分数的例子,如蛋糕上的每一块、电视节目中的广告时间比例等。
-强调分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找到家中或学校中的物品,用分数表示它们被分成的部分。
-提示学生注意作业的质量,鼓励他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