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1 9加几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教学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docx

发布:2025-04-07约4.5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19加几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教学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本课以“9加几”为主题,通过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设计思路紧密围绕教材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计算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操作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并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9加几的计算。

难点:理解9加几的凑十法,并能灵活运用。

解决办法:

1.通过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9加几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原理。

2.设计多样化的练习,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9加几的计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针对难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互相启发,共同突破计算难题。

4.定期进行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添一添”“数一数”等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实施操作教学法,利用实物或学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9加几的计算过程,加深理解。

3.实施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情境,直观形象地呈现计算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2.制作教学卡片,辅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引入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9加几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9加几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

展示一些关于9加几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购物时找零、分糖果等,让学生初步感受9加几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9加几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9加几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9加几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9加几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9加几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9加几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9加几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9加几案例进行分析,如9加1、9加2、9加3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总结9加几的计算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购物找零、分配任务等。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9加几的案例进行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案例的计算方法和可能的解决策略。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计算过程和解决策略。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9加几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计算过程、讨论过程和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9加几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9加几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案例分析等。

强调9加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游戏等,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9加几。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9加几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是评价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本章节的学习后,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包括凑十法、拆分法等,能够独立进行9加几的加法运算。

2.提高计算能力: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应用,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9加几的计算。

3.增强数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操作活动、游戏和情境模拟,对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数感得到了加强。

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增进合作与交流: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环节,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6.培养学习兴趣:通过有趣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