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3.2乐音的三个特征教案新版教科版.doc

发布:2025-04-04约1.35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2

2.乐音的三个特征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授课人

教学内容

2.乐音的三个特征

授课时间

1课时

学问与技能

1.?能从日常生活的干脆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常识性知道音调的凹凸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2.??通过视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视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3.???通过视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音色的相识

教具打算

示波器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放音乐,提出同样是乐音它们有什么区分的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得出声音有大小、凹凸之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有区分的。然后总结出乐音的三特征。再提出这些特征与声源振动状况有什么关系的问题。

2.过程绽开

(1)试验探究音调的凹凸

组织学生用刻度尺做此试验。然后进行探讨: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所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凹凸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再次提出频率的概念,并复习其单位。强调一下音调确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一般状况下声源振动的频率大,主观感受的音调就高。

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声的频率表”,重温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及其对超声、次声的定义。

(2)设计响度的演示

①学生依据生活阅历比较简单揣测到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因此可以再由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试验进行证明,例如利用将一根橡皮筋拉紧,轻轻拨动和重拨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分?

②通过敲响队鼓,敲击由轻渐渐加重,让学生视察鼓面上泡沫塑料小球的跳动的改变,同时听鼓声的改变。启发学生自己得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③另外,轻轻摇动响铃,使前排学生可听到铃声。后排学生几乎听不见,表明响度还与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3)音色

播放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同一个调的同一首曲子,让学生区分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进而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是凭什么区分出不同的乐器呢?学生会感性地相识到在音调响度都相同时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不同就是音色的不同。

(4)视察声波的图形

视察声波的图形的试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比较形象地相识声波,同时引起他们学习的爱好。

介绍:话筒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入示波器后可在荧光屏上显示出相应的图象。通过演示,只要让学生知道看不见的声波可通过仪器显示,借助仪器是科学探讨所必需的。

让学生通过视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的波形,获得详细的感性相识。使学生知道不同频率的声音在波形上有什么区分。然后可让不同的学生在话筒前发声,视察其波形。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视察波形,使学生知道不同响度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区分。指导学生视察不同乐器产生的声波波形的区分。波形图包含了乐音的三特征。

特性修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