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秋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6课时比的意义除号和比号的起源拓展资料苏教版.docx

发布:2025-04-09约小于1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除号和比号的起源

除号和比号的由来,也就是÷和:的由来。

瑞士学者雷恩于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首先运用“÷”表示除法。

后来莱布尼茨主见用“:”作除号,与当时流行的比号一样。直到现在,有些国家的除号与比号都是用“:”来表示的。不过,我国对于÷和:的运用还是有所区分的,它们分别用于除法和比,前者是一种运算,后者表示两个数量的一种相对关系。÷在二年级起先接解,而:直到六年级才学到。

除法运算所运用的除号“÷”被称为雷恩记号,因为它是瑞典人雷恩在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首先运用的。1688年,他这本书译成英文出版,这个记号得以流行起来,直到现在。

1666年,莱布尼茨在他的一篇论文《组合的艺术》中首次运用“÷”作为除号,后来渐渐通用,现在德国、前苏联等国始终在运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