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1.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参考学案 (1).docx

发布:2024-05-06约3.5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而优·教有方

PAGE

PAGE1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二课时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1.知道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知道分子和原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原子的构成,了解分子、原子的特性,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初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3.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全力以赴,做学习的主人。

重点:1.分子和原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难点:能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

探究构建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它们各有什么性质呢,这节课学习分子和原子。

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原子的内部构成的?

2.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学习建议:请同学用2分钟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二、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原子的构成(重点)

问题1.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荷α粒子的微粒轰击金箔时,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吗?(如图1)

答案: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原子内有很大的空间;少数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说明原子中间有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微粒;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说明原子中间带正电荷的微粒的质量很大。

问题2.仔细阅读课本,用心理解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说明原子的构成是怎样的?

原子原子核(正电)

原子

原子核(正电)

核外电子

(负电)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问题3.阅读课本67页拓展视野,了解原子核的构成,并说明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答案: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因此在原子中存在以下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分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分子和原子都是不断运动的

D.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答案:D

点拨:并非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如有一种氢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零。

总结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并非所有的原子核内都含中子。

探究点二:原子的质量(重点)

问题1.国际上为什么规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答案:因为原子的质量非常小,这样小的数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所以国际上统一规定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问题2.相对原子质量是如何定义的?

答案: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问题3.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问题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我们可以用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分子质量的大小,相对分子质量是如何定义的?

答案: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问题5.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Cl2KMnO4Ca(OH)2

答案:Cl2的相对分子质量=35.5×2=71

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39+55+16×4=158

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74

问题6.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均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下表1列出了几种原子的构成及相对原子质量。

通过此表,除了可以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1

0

1

1

6

6

6

12

8

8

8

16

11

12

11

23

26

30

26

56

表1

(1)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