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doc

发布:2024-08-01约1.9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2/NUMPAGES2

《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

一、目标制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科学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2.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3.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2.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在教师指导下,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3.科学态度目标: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第二课《各种各样的杯子》。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节课学习了常见的材料,第二节课延续第一节课的内容,认识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并在活动中确定不同材料杯子的不同特点。为下一节《神奇的新材料》做准备。

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了第一节,已经能够准确地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但对于不同材料的特性还不能准确分辨。本节课借助不同材质制成的杯子,比较不同材料杯子的不同特性。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辨别能力,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不同材料杯子的优缺点和解决办法。最终认识到可以利用不同材料的不同特点制作成人们所需要的物品。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能够说出各种材料的杯子有什么不同。

2.能够提出不同材料杯子的缺点,并想出解决办法。

3.能够说出保温杯不同部分的不同材料,并说出选择这些材料的原因。

三、学习重点:

1.通过观察和实验,能够说出各种材料的杯子有什么不同。

2.能够提出不同材料杯子的缺点,并想出解决办法。

四、学习难点:

1.能够提出不同材料杯子的缺点,并想出解决办法。

2.能够说出保温杯不同部分的不同材料,并说出选择这些材。

五、教学准备:

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活动记录单、每个小组1个玻璃杯、1个陶瓷杯、1个塑料杯、1个金属杯、1个木杯、1个纸杯、适量热水、1个保温杯。

六、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认识不同材料的杯子

活动一:

教师提问:老师想为自己选择一个新的杯子,生活中有各种材料做成的杯子,请你给我推荐一个吧?

活动二:

总结学生在活动一中的发言,并图片出示不同材料的杯子,询问:这些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活动一:

依据老师的问题,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不同材料的杯子。

活动二:

在自己说的基础上,认真听同学们说,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杯子的材料。在教师总结时,能够准确说出不同杯子的材料。

此环节从生活中出发,设计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表达的积极性。同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不同材料的杯子,教师再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为学习目标1做准备。

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

实验:

1.分四组进行实验:

第一组:玻璃杯、陶瓷杯。采用“看一看”的方法。第二组:陶瓷杯、金属杯。采用“掂一掂”的方法。第三组:纸杯、金属杯。采用“捏一捏”的方法。第四组:玻璃杯、木头杯。倒入热水,采用“摸一摸”的方法。

2.提出实验要求:

(1)提醒:由老师倒入热水,拿热水水杯时注意安全。

(2)(出示记录单)小组合作,边观察边记录。你们发现杯子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特点旁边打“√”。

(3)实验结束后整理材料。

3.汇报交流:

用“看一看”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4.小结。

1.以小组为单位取实验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先思考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观察和比较。

2.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要求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3.实验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以“我用_______的方法发现(材料)杯。”的句式说说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此环节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摸一摸”的方法直观地感受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同时,做完实验引导学生说出不同杯子的特点,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成学习目标1。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认识一些杯子存在的缺点。

指导学生思考改进的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指出某种材料杯子的缺点,并想出解决办法。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成学习目标2。

保温杯的材料

出示保温杯。

引导学生认识保温杯各个部位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

提出问题:各个部位用那种材料有什么好处?

总结: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的特点,可以把具有不同有点的材料组合起来,做成人们需要的物品。

以小组为单位取出保温杯。

观察并思考保温杯的各个部分由什么材料组成。

小组讨论:保温杯不同部位用不同材料的好处。

巩固学生对于材料及其特点的认识,通过分析为什么要用这些材料,引导学生在材料的特点和功能之间建立联系。达成学习目标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