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习俗的民间艺术——民间美术②》的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表现习俗的民间艺术——民间美术②》的教学设计
《表现习俗的民间艺术——民间美术》选自上海市初中《艺术》教材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由多种民间美术作品、《四季中国》纪录片节选、二十四节气民俗相关资料、花灯科普视频、“古画里的花灯”资料包与闯关程序、走马灯教具、花灯摊位的环境布置、创意摊位实例、摊位设计方案、民俗文创产品范例等教学材料,组成赏析、体验、表达、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本单元主要从艺术内容、艺术体验的角度,对来源于民俗生活的民间美术进行深入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与创新性发展。学生在完成递进式任务中,广泛查阅民俗与民间美术作品资料,从而理解民俗生活与民间美术之间的关联,了解民间美术的多样性和基本特征,理解民间美术所表达的美好意愿;在体验活动中感知古人的生活智慧与情趣;在摊位设计活动过程中,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的多样性,能选择一项民间美术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其基本概念和情况。知道民间美术与民俗生活之间的关系,理解民间美术作品所表达的美好意愿。
2.运用已有的绘画技巧,手工技能,语言能力等,能将收集的素材进行归纳总结,完成关于某一民间美术的资料包与民俗电子小报,从“古画里的花灯”知识闯关,走马灯的拼装制作,摊位的互动体验设计及其布置等多方面进行艺术体验。在体验活动中感知古人的生活智慧与生活情趣,思考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3.能以小组为单位,在对某一民间美术进行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范例和生活实例,从知识科普、工艺实践、商品售卖三方面,完成一份关于民间美术(民俗)的摊位设计方案。
4.学会查阅、筛选、整理资料的方法,能简单阐述民间美术作品与生活的关联。探索其文化内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继承和发展是应尽的责任,增强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
单元教学重难点单元教学重点
了解民间美术的多样性,能选择一项民间美术形式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其基本概念和情况。能用摊位设计的方式,表述民间美术与民俗生活之间的关系,并向同龄人进行介绍与宣传。
单元教学难点
学会查阅、筛选、整理资料的方法,结合教师范例和生活实例,完成一份关于民间美术(民俗)的摊位设计方案。
第二课时课例体验官身份
●?活动1:回顾单元任务,以体验官的身份进入课堂情境,扫码观看“花灯简介小视频”完成体验手册中的知识填空,思考民俗主题摊位除了有知识的科普类介绍还需要有哪些环节呢?
●?活动2:完成“古画里的花灯”闯关游戏,思考试玩这个游戏后,体验如何,有什么建议么?如果将这个游戏放到摊位中,可以怎样的形式出现?
●?活动3:完成花灯的工艺实践类互动体验,探究走马灯的奥秘,思考还可以用哪些工艺对它进行装饰?
设计者身份
●?活动1:化身摊主,根据设计手册进行讨论与设想,并简单填写思路与方案。
●?活动2:小组分享其摊位设计的初步理念与构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