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3-12-08约1.8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教案设计

学校:巨口铺镇五星小学

教师:朱艳玲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79页例2和“练一练”

核心素养目标:

问题与情境:通过创设稍复杂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观察、比较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思维与表达: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正确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交流与反思: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

教学重点:

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找出单位“1”,说出数量关系。

(1)一堆黄沙,已经运走的吨数是总吨数的3/4.

(2)已经看了全书的1/3.

(3)六(1)班男生占5/9?

2、六(1)班有45名同学,其中男生占了5/9?,男生有多少人?

学生自己解答。

学生解答后,教师提问:这道题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学生口答分析思路。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

教师将复习题稍加改动:岭南小学六年级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化,其中男运动员占5/9?。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提问:这道题与复习题哪些地方相同?

1.分析题意

提问:说说“男运动员占5/9”这个条件的含义

学生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

(教师指名在班上说一说)

追问: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

补充线段图:你能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吗?

学生试画,教师板书。

提问:这道题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

复习题是求男运动员有多少人,例题是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2.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线段图上哪一部分表示女运动员的人数。

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在图上指出来。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适当评讲。

3.列式解答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和已解答的复习题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

学生试做,教师请同学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方法一:先求男运动员有多少人,再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检验

师: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

学生独立或同桌合作寻找检验方法。

回顾反思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自由举手发言。

把例题与复习题进行比较。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小结:例题与复习题的已知条件相同,单位“1”相同,单位“1”所表示的数量都是已知的,都用乘法计算。只是问题不同,复习题中的几分之几所表示的数量就是所求的数量,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而例题中的几分之几所表示的数量不是题目所求的数量,在用乘法求出几分之几所表示的数量后,还要再算一步,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所以,例题比复习题复杂。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9页的“练一练”。

让学生先说出解题思路,再解答,最后集体交流。

选择题

看图列式

连一连

思维拓展

学生独立解答后,说说解题思路,再集体交流。

当两根绳子的长小于1米时,第二根绳子剩下的长一些;当两根绳子的长等于1米时,两根绳子剩下的同样长;当两根绳子的长大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长一些。

四、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的你学到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45-45×QUOTE595945×QUOTE1-591-

=45-25=45×QUOTE4949

=20(人)=20(人)答:女运动员有20人。

教学反思:

1.注重把问题置入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体验。

3.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新知,感受新知,运用新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