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小学教育管理第九章小学公共关系管理.docx
自考本科小学教育管理第九章小学公共关系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小学公共关系概述
第二节小学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第三节小学内、外部公共关系管理
第四节小学形象管理与危机公关
【知识点1:公共关系的三层含义】
第一,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中社会组织是主体,公众是客体。
第二,公共关系在实施现代沟通、组织、传播的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处于一个控制系统中。
第三,公共关系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并与公众共同获得利益。
【知识点2:小学公共关系的定义、基本要素】
1.定义
小学公共关系管理是指小学在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为了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综合运用现代沟通、组织、传播等技术手段与学校、公众协调和平衡各种关系的学校管理职能活动。
2.基本要素
(1)主体要素——小学;
(2)客体要素——公众;
(3)中介要素——信息传播。
【知识点3:小学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
1.信息采集职能;
2.咨询决策职能;
3.关系协商职能;
4.形象树立职能。
【知识点4:小学公共关系调查的含义】
小学公共关系调查是小学公关人员运用一定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考察小学的公关状态,收集必要的资料,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及相互关系,以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小学面临的实际问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是发现小学存在的公关问题及差距的过程。
【知识点5:小学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程序、方法】
1.调查内容
(1)小学基本情况调查;(学校的背景、性质、目标等)
(2)相关公众状况调查;(数量、专业、性别、文化等)
(3)传播媒介调查;(分布情况、媒介功能等)
(4)社会环境调查。(政策、法规等)
2.调查程序
(1)调查任务的确定;
(2)调查方案的制定;
(3)调查资料的收集;
(4)调查结果的处理。
3.调查方法
(1)访谈法;
(2)观察法;
(3)问卷调查法;
(4)文献调查法。
【知识点6:小学公共关系策划的主要内容】
1.制定目标;
2.拟定主题;
3.界定公众;
4.选择传播方式;
5.编制预算;
6.所订方案。
【知识点7:小学公共关系评估的程序、方法】
1.评估程序
(1)明确评估目标;
(2)组建评估机构;
(3)明确评估标准;
(4)衡量工作绩效;
(5)撰写评估报告。
2.评估方法
(1)三阶段层次分析法,美国学者卡特里普和森特提出。
(2)专家意见法,又称德尔菲法。
(3)目标管理法。
【知识点8:小学内部、外部公共关系管理的定义】
按照工作对象的不同,小学的公共关系可以分为内部公共关系和外部公共关系两大类。
小学内部公共关系管理是指小学系统内个人、班级、年级、处室、小学领导层等不同层次之间以及同一层次相互之间关系的协调与沟通,其实质就是运用信息沟通手段,在小学内部公众之间建立起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关系,即建立一种内部团结协作的机制。
小学外部公共关系管理是指小学与外部各方之间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的管理活动,涉及小学与政府、社区、家长、媒体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合作和互动,其目标是建立和加强与外部各方的互信、合作和共赢关系,以促进小学的发展和提升其社会形象。
【知识点9:小学内部公共关系管理的内容】
1.小学与教职工关系的管理
(1)重视教职员工的物质需求;
(2)重视教职员工的精神需求。
2.小学与学生关系的管理
(1)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如引导教师加强语言技巧的使用、引导教师重视对非语言的沟通。
(2)加强学生与学校的沟通,如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扩大沟通渠道、提供咨询帮助。
3.小学与校董会关系的管理
【知识点10:小学外部公共关系管理的内容】
1.小学与政府教育部门关系的管理
(1)服务政府教育部门管理;
(2)主动与政府教育部门沟通。
2.小学与社区关系管理
(1)遵守社区管理机构规定;
(2)加强社区公众互动。
3.小学与家长关系管理
(1)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2)正确处理家长的反馈信息。
4.小学与媒体关系管理
(1)了解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的记者、编辑的工作过程,根据其读者对象、发行范围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有关学校教育改革、教育内容、教育质量、教育成果等方面的资料和信息。
(2)与新闻单位及记者、编辑保持经常性接触,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主动提供报道线索,为其采访提供方便,协助、配合他们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