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壶口瀑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壶口瀑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游记,或描摹山水风光,或吟咏人文胜迹,或记述游览见闻,或抒发作者情思。阅读这类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见闻,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受到美的熏陶。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的魅力,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本单元主要指导学生学习游记的写法,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表现手法,或写出令人难忘的画面,或抒发某种情感。
《壶口瀑布》是一篇描写水的游记。作者梁衡调动形象生动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情状和态势,热情赞美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本单元要求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揣摩品味语言。在这节课主要解决写景的角度和赏析语言两方面的问题,要以任务设计驱动学生自主体会,而非灌输。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识记字词。
了解作者、文体相关常识。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品析语言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作者抓住黄河壶口瀑布的特征写景寄情的方法。
6.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和文化历史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品析文章语言,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析文章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作者抓住黄河壶口瀑布的特征写景寄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查找摘抄描写黄河的古诗词;PPT课件
教学过程 :
导入
美丽的风景之所以使人感动,不是由于它给人或多或少舒适的感觉,而是由于它引起人们的思想。 —— 罗丹(法) 同学们见过黄河吗?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黄河,你会用哪个词?那么当代作家梁衡站在壶口观看黄河的时候,他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写的《壶口瀑布》,去一探究竟。
作者 梁衡,山西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红毛线、蓝毛线》。
文体知识
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壶口瀑布》属于写景型游记。
预习反馈
读一读字音
EQ \* jc0 \* Font:宋体 \* hps36 \o \ad(\s \up 13(mí),弥)漫 EQ \* jc0 \* Font:宋体 \* hps36 \o \ad(\s \up 13(shà),霎)时 推 EQ \* jc0 \* Font:宋体 \* hps36 \o \ad(\s \up 13(sǎnɡ),搡) EQ \* jc0 \* Font:宋体 \* hps36 \o \ad(\s \up 13(xuán),旋)涡
寒 EQ \* jc0 \* Font:宋体 \* hps36 \o \ad(\s \up 13(jìn),噤) EQ \* jc0 \* Font:宋体 \* hps36 \o \ad(\s \up 13(ɡǔ),汩)汩 EQ \* jc0 \* Font:宋体 \* hps36 \o \ad(\s \up 13(chán),潺)潺 EQ \* jc0 \* Font:宋体 \* hps36 \o \ad(\s \up 13(yū),迂)回
怒不可 EQ \* jc0 \* Font:宋体 \* hps36 \o \ad(\s \up 13(è),遏) EQ \* jc0 \* Font:宋体 \* hps36 \o \ad(\s \up 13(xié),挟)而不服
写一写字形
雾ǎi( 霭 ) 驰chěnɡ( 骋 )
zhèn( 震 )耳欲聋
记一记词义
迂回:回旋;环绕。
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文中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梳理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①—⑤):描写两次到壶口,感受到壶口瀑布的不同特点。
第二部分(⑥): 由物及人,赞美中华民族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说说作者几次游览了壶口瀑布,分别在什么季节?
明确:第一次? 雨季;第二次? 枯水季节
壶口瀑布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的特征又是怎样?
雨季的壶口瀑布:
听觉: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 (近处)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