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玩偶之家(节选)》优质教学设计1(第1课时).docx

发布:2024-10-21约1.5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语文精编资源学而优·教有方

PAGE4/NUMPAGES4

《玩偶之家(节选)》优质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易卜生及其代表作,阅读《玩偶之家》,理清故事情节。

2.能抓住人物言行前后的变化,分析娜拉和海尔茂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理解他们之间矛盾冲突的本质,把握作品的思想意蕴。

3.理解和欣赏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研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矛盾冲突的本质。

2.引导学生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女性的社会认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难点

1.理解金钱观、爱情观等因素对女性命运的影响。

2.以该戏的结尾为例,认识近代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革新。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作者易卜生及其主要作品。

2.了解《玩偶之家》的主要情节及其人物关系。

3.理清课文节选部分的情节思路。

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2.理清课文节选部分的情节思路。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舒婷的《致橡树》的朗读音频。

同学们,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爱情观。诗人借木棉、橡树这两个意象,表达出她希望在爱情里彼此是平等的独立的,能够相互尊重又彼此情投意合的爱情理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另一位在婚姻中追求独立人格的女性——娜拉。

(设计意图:好的新课导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创设生动的情境,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借助舒婷的诗引入课文,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二、检查预习,理清情节

1.学生介绍查阅到的作家及其作品的相关内容。

2.教师适当补充。

3.教师简单介绍《玩偶之家》前两幕的情节。

4.请学生复述课文节选部分的情节。

(设计意图: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利用可用的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检查预习作业,给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复述课文情节,使学生对节选部分有个整体感知,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设置问题,分组讨论。

(1)节选部分的情节发展中回溯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2)课文节选的是最后一幕,是全剧的高潮。试根据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给这部分划分层次。

2.师生共同明确。

(1)节选部分由柯洛克斯泰的一封信回溯了娜拉冒名借款的事件。这一事件被海尔茂发现,让娜拉看清了海尔茂虚伪、自私的本性,导致娜拉离家出走。

(2)第一层(从开始——“随手关上门”):高潮的前奏,写了海尔茂的蜜语以及娜拉的紧张。

第二层(“瞪着眼瞎摸”——“从右边走出去”):海尔茂看到两封信的不同态度及娜拉的反应。

第三层(“别走”——结尾):娜拉对海尔茂提出独立宣言,离家出走。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有助于学生感受“戏剧事件”前后海尔茂的变化,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娜拉思想上的变化打下基础。)

四、布置作业

1.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娜拉走后怎样》,谈到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出走的娜拉只有两条出路:堕落或者是回来。如果放在现代社会,她出走后会怎样?试着以剧本的形式为她设计一个结局,然后同学之间相互比较,看谁设计得更巧妙。

2.上网搜集有关《玩偶之家》研究和演出的情况,把你查阅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作业一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作业二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这部戏剧的理解和体会。)

板书设计

玩偶之家(节选)

理清思路:

恩爱——责骂——认清本质——离家出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